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双方当事人可以口头达成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在后面签订的合同不会影响到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非全日制用工的一方可以随时通知另一方停止用工。如果用人单位终止雇佣的关系,不用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非全日制用工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口头达成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在后面签订的合同,不会影响到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非全日制用工的一方可以随时通知另一方停止用工。如果用人单位终止雇佣的关系,不用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非 全 日 制 用 工 的 工 资 支 付 与 终 止 关 系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劳动者在非全日制用工期间,以临时、非连续、非正式的方式从事劳动用工关系。在这种用工形式下,工资支付与终止关系较为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应遵循按小时计酬、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2个月、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原则。
然而,在实践中,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与终止关系容易产生纠纷。一方面,用人单位可能因用工量小、成本低等原因,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支付标准进行压缩,导致劳动者工资待遇较低;另一方面,劳动者在非全日制用工期间,可能因个人原因导致终止用工,而用人单位则可能以此为由,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规范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与终止关系。一方面,加强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监管,加大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非全日制用工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劳动者工资待遇和终止用工合法权益。
总之,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支付与终止关系较为复杂,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维护。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充分了解法律规定的相关规定,防范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非全日制用工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口头达成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在后面签订的合同,不会影响到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非全日制用工的一方可以随时通知另一方停止用工。如果用人单位终止雇佣的关系,不用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应遵循按小时计酬、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2个月、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原则。然而,在实践中,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与终止关系容易产生纠纷。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规范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与终止关系,加强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监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工伤员工主动离职,公司是否应该提供补偿?
318人看过
-
短期兼职是否提供薪酬
412人看过
-
兼职工作中的受伤是否应该由雇主承担工伤责任?
494人看过
-
企业拆迁是否提供职工补偿?
353人看过
-
没有提供兼职薪酬的临时工作
280人看过
-
兼职工作,离职提前是否会影响工资?
199人看过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小时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按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但不得低于当... 更多>
-
离职后能否要求前雇主提供合同?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9在劳动合同关系结束之后,劳动者有权要求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劳动合同。不需要归还给所属的公司,只需在公司确认加盖了解约盖章后,保留其中一份以备不时之需。离职后,劳动者应该关注的是离职证明。劳动合同通常是一式两份,因此劳动者有义务妥善保管这两份劳动合同。在员工按照法定程序完成职务交接并离职后,用人单位必须开具正式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即离职证明)。 劳动者应得到的工资、保证金和其他经济赔偿等费用也必须得
-
侵权工伤赔偿与雇主工伤赔偿是否能兼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61、因工伤导致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对于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是同时获得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见,劳动者因第三人原因造成工伤事故的,可以同时享受工伤赔偿和侵权赔偿。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
雇主是否需要提供调薪合同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14关于调整岗位和薪酬待遇的合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决定降低员工薪资或职位晋升之前,需要明确了解需要经过协商改变的具体项目信息,包括详细制定工资额变动的内容和变化方式。其次,在确定好上述变更事项后,应当采用书面格式向每位员工传达拟修订合同的相关意愿,并针对更改的法规依据及客观存在的事实状况进行详尽且清晰的解释说明。接下来,与所有员工达成共识,获取他们对此项更改的认可,之后令员工通过书
-
-
历经10年兼职,员工是否有补偿?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251、没有。员工仅是兼职,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员工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 2、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后,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