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未与职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
1.双倍工资的支付义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八十二条的规定,企业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时,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还规定,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若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企业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还规定,此种情况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年以后,企业仍未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可采取的补救策略
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年以后,企业仍未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的,按照法律规定应支付职工至少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并且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此有何规避法律风险的措施呢?本律师建议:
(一)全面清查企业劳动合同的订立情况,对未订立劳动合同的职工,及时办理补订手续,合同记载的订立时间为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的某日(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在职职工,则为08年1月30日前);对劳动合同已到期的在册职工,未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及时补办续订手续,合同记载的续订时间为合同到期日之前。
少数职工在规定的时间内拒不签订书面合同的,一般按以下程序办理:
1.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期满之前提前一定的期间,向员工送达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
2.通知书写明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用工之日起一个月期满之前)和地点,时间应定在法定的订约时限之内,并明确逾期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后果。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无论是否因劳动者拒不订立合同造成,都应当支付双倍工资。企业的救济办法是在书面通知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拒不订立的,企业书面通知其终止劳动关系。
3.通知书文本直接送达由员工签收;不能直接送达的,挂号邮寄送达,保留邮件底联。
4.劳动者收到通知后,未在指定的时间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5.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协商续订劳动合同,企业参照上述办法办理。
-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及法律风险
439人看过
-
长期合同工转为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449人看过
-
企业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对措施
334人看过
-
未成立合同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230人看过
-
分析购销合同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209人看过
-
法律风险与合同签订
381人看过
书面合同是以文字表述形式按一定格式记载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的合同。书面合同一般适用于计划的、规范性的、标的数量比较大、内容比较复杂的、法人之间订立的难于即时结清的合同。书面形式的合同有: 1、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 更多>
-
法定的订立有效合同的补救措施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0效力待定合同有以下补救措施: 一、第三人即权利人行使追认权; 二、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
煤矿转让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广西在线咨询 2024-12-011. 律师收费标准因地区而异,具体收费范围在200元至2000元之间。 2. 律师收费方式及金额由律师与委托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协商确定。具体到一个案件的收费及金额,应由律师与委托人进行协商确定。 3.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采用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以及计时收费、风险代理收费等方式。
-
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面临破产风险的应对措施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06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仅进行书面通知是不足以完成劳动合同签订的。为此,员工需要准备劳动合同签订通知书,该通知书一式两份,其中一份由员工本人签字后由公司收回保存,另一份则由员工本人保管。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应通知员工在接到通知的三日内到公司人事部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员工逾期不来签订,则公司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依法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并不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关于劳动合同签
-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及潜在法律风险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16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主体资格、工作关系和支付方式等方面。劳动合同主要涉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其中以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为用人单位较为常见,而劳动者通常为自然人,具有正常劳动能力。劳务合同则相对宽松,可以涉及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各类合法组织作为主体。 在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将加入用人单位的序列,并形成一种领受与服从以及控制与被控制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中,乙方
-
签署劳动合同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措施,若企业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07员工因过失行为导致公司遭受损失时,是否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不取决于员工与公司是否签署相关协议或合同。这是因为涉及的是民事赔偿纠纷,依据我国制定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此有具体规定。根据该法典相关条款,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法人组织,若因自身过错对国家的、集体的公共财物造成损害,或对他人的财物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均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在建立劳动关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