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工资不对,可以向当地的劳动局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劳动者辞职到期后,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克扣工资的;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被拖欠的工资。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和各地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解除或者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时一次性结清工资,工资应当支付到离职之日止,一般应在3日内结清工资。
用人单位不依法结清工资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不加工资就离职对不对
对错是自己的看法,主要看自己的决定。如果觉得公司不看重工作了很多年还是没有涨工资,在公司没有发展空间的话是可以辞职的。只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公司交离职申请和公司协商一致,那么时间到了之后就可以离职。但是如果还想继续工作等待涨工资的话也是可以的,只要努力工作公司会看得见。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九条,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薪资待遇问题:关于老板拖欠员工工资的解决途径?
77人看过
-
关于工资待遇不明确的问题
105人看过
-
工伤待遇尚不确定,工资问题如何解决?
227人看过
-
如何解决退休返聘人员离职后的返聘待遇问题?
376人看过
-
小时工离职后,如何解决辞职相关问题?
483人看过
-
问:关于十级工伤伤残待遇的问题?
288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关于解决离职员工工资问题的建议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07在劳动者未办理离职手续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权扣发其工资。劳动者需回原用人单位办理工作交接和离职手续,用人单位应支付合法报酬。若因劳动者离职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劳动者需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
-
关于戒毒人员工资待遇问题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2-04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解决: 1. 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
-
农民工资待遇问题解决途径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出具有工资欠条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劳动监察应当受理,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工资。 向劳动监察投诉可以口头或书面投诉,需要提交本人身份证、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证据材料。 如果劳动者无法通过劳动监察投诉解决争议,可以向用人
-
关于待仲裁、仲裁待决和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但是,如果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后,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因此,当事人只能在仲裁和法院诉讼中选择一种方式解决争议。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的功能。 仲裁通常是一种行业性的民间活动,属于私行为,不同于国家裁判行为。仲裁依法受国家监督,国家可以通过法院对仲裁协议
-
出了工伤之后的待遇问题要如何解决?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7关于出了工伤之后的待遇问题的回答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