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来从业人员发生工伤可以享受什么待遇政策
外来从业人员发生工伤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政策,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其他。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二、工伤认定证明人材料
工伤认定证明人材料如下:
1.受害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个人申请;
2.证人证言、身份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
3.受伤害人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4.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出具的查询证明;
5.其他要求的申报材料。
三、工伤认定书内容都包括哪些
1.用人单位全称;
2.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
3.受伤部位、事故时间和诊治时问或职业病名称、伤害经过和核实情况、医疗救治的基本情况和诊断结论;
4.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或认定为不属于工伤、不视同工伤的依据;
5.认定结论;
6.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的部门和期限;
7.作出认定决定的时间。
工伤认定决定应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专用印章。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
外来从业人员发生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如何享受
159人看过
-
上海外来从业人员医保待遇应怎样享受
416人看过
-
广州外来工可享受失业待遇
483人看过
-
事业单位工伤职工应该享受什么待遇政策
122人看过
-
失业人员生病了,有什么待遇可享受?
488人看过
-
失业人员除了可以享受失业保险金外还能享受什么待遇
259人看过
-
外来从业人员发生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如何享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26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
上海用人单位使用外来从业人员发生工伤的,如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6《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六十四条(外来从业人员规定)本市用人单位使用外来从业人员发生工伤的,按照《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第十四条(工伤或意外伤害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使用的外来从业人员、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在参加综合保险期间发生工伤事故(或者意外伤害)、患职业病的,经有关部门作出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参照本市规定的工伤待遇
-
外来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如何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3外来从业人员因工死亡的,其直系亲属按《关于贯彻〈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规定享受的由综合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的丧葬补助金、因工死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三项待遇合计标准调整为120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另外,外来从业人员因工致残七级至十级的,其按《实施细则》所附《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支付表》享受的由综合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的待遇标准调整为:致残七级的,7万元;致残八
-
外来务工人员在上海发生工伤后,应当享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和待遇?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08一、外来务工人员,按照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7年9月的《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本市外来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和因工致残七级至十级待遇标准的通知》,外来从业人员因工致残十级的,享受的由综合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的待遇标准为2万元; 你还可以主张: 1、医疗费用;2、停工留薪期待遇。 二、上海户籍的,依据2010年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
-
退休人员因工伤发生工伤后可否享受待遇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31、退休人员如果已经开始领取退休金,则其在工作时受到的伤害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不能享受工伤待遇,但可以依法享受人身损害赔偿的待遇。此时其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按劳务关系来处理。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