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职员怀孕后被解雇,如果是被违法解雇的,应当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等方式来维权,要求公司继续与其履行原劳动合同,或者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给本人赔偿金。
一、工作地点变动怎么赔偿?
1.劳动合同约定了工作地点,公司无权单独变更,应当与劳动者协商,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变更合同,合同继续履行;不能达成一致的,公司应当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合同,并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2.公司不经协商变更工作地点的,劳动者有权拒绝(救灾、抢险等临时性紧急情况除外),公司因此解除合同或者给予处罚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维权。解除合同的需要支付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二、怀孕被裁员怎么赔偿
当公司违法解除解除怀孕期间员工劳动合同,有两种维权方案,第一种,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若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合同到期,则仲裁或法院会撤消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认定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并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到劳动合同终止之日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该补偿金应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08以前工作的年限不计算,从08年开始计算)。第二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不得”就是硬性规定,不可违反。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怀孕女工的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该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劳动者不愿意继续在本单位工作的,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则应按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至于员工选择那一种方式,取决于员工未履行完的劳动合同期的长短及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长短,若员工未履行完的合同期较长,但工作年限较短,第一种方式能较好维护权益。若工作年限较长,因违法解除按工作年限的双倍赔偿,第二种方式能较好维护权益。
三、公司提前解雇怎么赔偿
公司提前解雇劳动者,如果是违法解雇的,需要按两倍的经济补偿标准来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的标准则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孕期被解雇后,女性职员的维权方法
411人看过
-
职场女性怀孕生子如何维权?
433人看过
-
怀孕女员工遭解雇,应该如何应对?
162人看过
-
女职员怀孕被解雇后怎样进行上岗?
478人看过
-
女职工怀孕后遭公司非法解雇,维权策略
217人看过
-
怀孕员工被解雇应对建议
399人看过
继续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 继续履行可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出现违约行为时,双方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并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 更多>
-
怀孕员工被辞退:女性如何应对职场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7最普遍的介绍:怀孕问题特点是什么:辞退举例说明应用场景:劳动合同法其它含义:应对办法,劳动仲裁投诉。举例说明应用场景:赔偿双培工龄工资。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怀孕8个月被公司解雇,还应如何入职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181,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你现在在一家公司上班1年,怀孕7个月被公司解雇,公司属于违法解除。3,公司非要解雇你,你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经济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4,你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仲裁
-
女童被陌生男童亲身并且怀孕应当如何维权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22涉嫌猥亵儿童罪。将以收集证据报警。 猥亵儿童罪,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对儿童实施的淫秽行为。不满十四周岁的男童女童都可以作为本罪的受害人或猥亵对象。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猥亵妇女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如何维权员工怀孕?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
怀孕被离职维权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0和单位协商沟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失,要及时提交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国家法律关于女职工孕期的相关法规规定。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9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第61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