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权利救济的困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1 20:42:47 232 人看过

《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发生事故伤害或确诊为职业病后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上述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有权在发生工伤后第31天至1年内的时间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尤其是那些没有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脱为受工伤的职工申请工伤认定,而职工或其近亲属往往因为不懂法律又被用人单位以各种“承诺”所欺骗,没有在发生工伤后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为《工伤保险条例》并未对超过一年后提出的申请工伤认定如何处理作出规定,造成各地对“一年”的性质究认定意见不一致,并且目前多数地区认为该时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断或中止,因而对超过1年的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最终导致受工伤的职工丧失了本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一、五种情况可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1.是不可抗力;

2.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3.是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4.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5.是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二、解决办法

显然的工伤认定申请,由于超过了申请时效,而不被劳动主管部门认定。没有工伤认定,法院也不会支持你的诉讼主张,看来依法是不行了(这是目前法律漏洞导致的结果)。如果情况确实属于工伤范畴(请对照工伤认定的条件比较),可以直接与单位协商处理;假若单位拒绝,你就跟单位领导耍横,其理由是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当申请而不申请;单位没有明确告知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认定,属单位失职。

当然,假若遇到一个有现代司法理念的工作人员,他也可以受理申请。因为从立法意图和目的上讲,法律法规都是保护弱者的。三个月的起算时间,应当从主张是工伤,而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争议之日其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20: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网络购物维权困境及救济/郭丽英
    网络购物维权困境及救济作者:郭丽英网络购物因其物美价廉、方便快捷而风靡时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网络购物消费异军突起。然而伴随网络购物如火如荼的进行也有诸多不和谐、不诚信的现象,比如:商品假冒伪劣、网络诈骗、售后服务缺失等等。网上交易投诉近几年大幅度增加,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网络购物存在的法律问题(一)责任主体确认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姓名和标记。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经营者多用虚拟网名注册,仅对交易商品进行简单说明和图片展示,公布联络电话、收款账户等最基本的交易信息,至于经营者的真实身份、住所、是否注册登记、资金规模及履行偿付能力等关系交易安全的信息,消费者大多无从知晓。(二)诉讼管辖法院难以确认。由于虚拟交易的特殊性质,经营者不需要进行工商登记,致
    2023-06-10
    126人看过
  • 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
    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是每个职工特别关心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应享有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待遇,造成残疾的,应享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生活护理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以上伤残待遇并不是每个工伤职工都全部享有,即使应当享有也不能一概而论,根据伤残程度不同,享有的标准和获得的补偿数额也不同。造成死亡的,应享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鉴定费、交通费、营养费,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解决,都不应盲目去做,如自己不明白,可以咨询或聘请专业律师,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伤报销需要提供工伤医疗终结书、费用支付申报表(一式三份)、医院发票、医院费用清单、工伤认定表、事故调查报告、劳动能力鉴定表,到相应单位申请工伤报销。一、工伤怎么申请工伤
    2023-04-02
    404人看过
  • 就业补助金:工伤离职者的救济
    工伤离职后的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以广东省为例,一至四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直至本人死亡,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五,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五级伤残为五十个月的工资,六级伤残为四十个月的工资,七级伤残为二十五个月的工资,八级伤残为十五个月的工资,九级伤残为八个月的工资,十级伤残为四个月的工资。浙江工伤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支付30个月,六级支付25个月,七级支付10个月,八级支付7个月,九级支付4个月,十级支付2个月。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支付30个月,六级支付25个月,七级支付10个月,八级支付7个月,九级支付4个月,十级支付2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
    2023-07-01
    481人看过
  • 工伤重新鉴定程序缺失职工维权遭遇法律“困境”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鉴定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以医疗期满后的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在规定时效内作出伤残等级鉴定。但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对所作的鉴定有异议,要求重新鉴定的,应重新鉴定。但由于职工一方心存顾虑,不配合重新鉴定,造成重新鉴定程序已经启动,而由于职工的不配合使鉴定机关无法出具鉴定结论,仲裁案件不能结案,工伤职工的待遇得不到及时落实。对于其他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重新鉴定,当事人拒不提供相关材料的,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5条第2款的规定,由该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但工伤案件需鉴定的是人体损害,即使职工不配合重新鉴定,因其伤残事实存在,法院若依上述规定,判决由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受伤职工的权益就不能得到保障。例:职工陈某系某塑胶公司职工,2006年7月1
    2023-06-10
    407人看过
  • 救济办法:解决司法强拆后的困境
    除了法官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投诉、控告、索赔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对于法院和行政机关强拆违法的法律救济规定是:第五十八条人民法院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裁定前可以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的意见:(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二)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裁定不予执行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在五日内将不予执行的裁定送达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二)
    2023-07-04
    86人看过
  • 申报工伤是职工的权利
    发生了工伤应该怎么办?其实稍微懂一点劳动法的人是不难作出判断的。但就是有那么一些单位,连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明白,也可能就是故意所为,于是造成职工的无谓上访。有一位女工,上下班均乘坐单位班车。一天下班回去时,她最后一个下车,由于车子没停稳,下车时她摔伤了。出事后,她便向单位要求进行工伤认定,可单位领导说,别费那个事了,给你工伤待遇不就行了?谁料,后来单位内部发生了些变化。当她再想认定工伤时,单位领导竟说:当时你是参照工伤待遇执行的,不能认定为工伤,所以单位也不能帮你申报。一家企业的职工也想报工伤,企业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同意。他只得自己去向有关部门申报,可单位又不给他的申请表盖章。直到他向有关部门举报,单位才迫不得已同意盖章。另有个职工,工作中受了伤,单位也不同意申请工伤认定,理由是,职工受的只是皮肉伤,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不需要认定。还有位职工,为了自己的工伤认定问题走访了七八年。他
    2023-06-10
    490人看过
  • 工伤保险中的职工权利
    法律综合知识
    工伤事故是工业化进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劳动风险。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工伤职工和遗属的医疗、康复和生活问题,重视工伤预防。195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医疗支付。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从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根据其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诊断。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区级劳动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一级劳
    2022-04-23
    185人看过
  • 工伤导致职工身故,是否有相应的经济救济政策?
    职工工伤死亡会有补贴。具体情况如下:1、丧葬补助金为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支持亲属的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因工死亡职工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分配标准:配偶月度分配标准:40%其他亲属每个月每个人30%孤寡老人或孤儿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3、一次性死亡补助标准48个月至60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由上个月统筹。职工工伤补贴标准多少一天职工工伤后,会根据伤残等级和具体情况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因工伤停工留薪期内,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伤残鉴定有时间限制吗工伤伤残鉴定没有时间限制。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
    2023-07-03
    124人看过
  • 欠债难缠:解救高利贷困境
    被高利贷催债要报警。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利息的贷款。或者大耳洞和地下银行,这些现在被称为贷款的借款人,通常不需要抵押贷款,甚至不需要建立文字证据就可以向高利贷借钱。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在现代银行体系建立之前,私人贷款的利息非常高。被高利贷恐吓怎么办放高利贷的人不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索要借款,却对债务人及其家人进行恐吓威胁,这显然违法,债务人可以报警处理。即使公安机关无法马上对这些人进行制裁或者处罚,但报警备案也是有帮助的,至少可以让放高利贷的人不敢轻易采取非法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2023-07-08
    92人看过
  • 环境侵权救济的概念
    环境侵权在理论界有两种分类,即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侵权:因为人们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特殊侵权,其原因行为、损害方式、价值判断具有与普通侵权行为不同的特征,适用不同于普通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与填补方式。(1)环境侵权是由环境问题所引起的,而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所以,对应的环境侵权也分为生态型环境侵权与污染型环境侵权。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第一、环境利用行为是环境侵权的原因行为,即因人们的生产或生活活动而造成的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损害他人生命健康与财产的行为。第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环境侵权的损害后果。其一、环境污染表现为人们将废渣、废水、废气等物质排入大自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从而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其二、生态破坏具体表现为人们过量的向大自然索取能量和物质或者不合理的使用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比如引进和现存植物相克的植物品种、过度开垦荒地而
    2023-06-13
    388人看过
  • 环境侵权的救济类型
    (一)行政救济现代世界各国环境法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规定由国家环境行政权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一的监管。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国家的环境行政权的实现。而且行政途径救济有利于及时、高效、妥善解决纠纷。环境主管部门和人民法院相比,熟悉行为的范围和过程,拥有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一般能迅速查明损害的原因,准确划分责任,且简便易行,容易为双方当事人所接受。有利于采矿损害的有效控制。国家对企业实行监督、管理。环境主管行政机关有权责令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必要时,行政机关还可依法收回许可证,关闭企业。可见,行政主管机关对企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有效保证损害赔偿金的落实。同时,有利于恢复生态环境。行政机关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在征求意见的情况下,集中使用损害赔偿金,可以组织群众兴修水利,铺设饮水、灌溉管网设施,妥善解决人畜饮水、农地灌溉等问题,减少安全隐患,种植树木,恢复生态环境。行政救济的途
    2023-04-29
    304人看过
  • 童工工伤怎么救济呢
    1、是应及时对童工加以救助;2、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3、是非法用工单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4、是通过法律途径诉诸司法。因童工致伤不能通过工伤保险的途径加以解决,而应根据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加以救济。当童工在工作受伤时,应首先及时救助,确保童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最少损害。其次,依据《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的规定,对童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其后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如果单位不履行一次性赔偿金义务,则可诉至法院,法院依据法律规定认定侵权责任,要求用人单位进行人身损害赔偿。《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10条规定:“对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立即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童工被送回原居住地所需费用,全部由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第11条规定:“违反规定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对被送回原居住地之前患病或者伤残的童工应当负责治疗,并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治疗和生活费用。医疗终结,由
    2023-02-20
    276人看过
  • 从李*案看工伤认定的困境
    谈起工作,本该上初三的李超眼里流露出一种莫名的恐惧。他从没想过第一次工作时,他的左臂就断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在北京给自己做残疾鉴定太难了。今年6月底,学校暑假刚过,他就和一个同村人跑了出去。”我告诉妈妈,我去北京和爸爸玩的时候,他在一个建筑工地工作,“在北京酒仙桥,李彦宏告诉记者。然而,李超到北京后,没有去找父亲,而是直接和乡亲们到北京的一家**公司,准备在这里工作。在这家公司里,李超每天中午12点左右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五六点才下班。”车间主任说什么时候完工,什么时候下班,“今年9月16日24:30,悲剧发生了。洗衣机还没完全停止运转,困了一会儿的李超就在去医院的路上把左手放进去,李超没有意识到自己伤得有多严重,但医生的话把他吓死了。他左臂的骨头都断了,需要截肢。在武警总医院第二医院,李超接受了左臂截肢手术。此时,离他16岁生日还有12天。李超的父亲李唐和叔叔听说这个消息后来到这里
    2023-05-07
    437人看过
  • 工地上受伤者的赔偿困境
    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致残等级的享受下列保险待遇:1、致残一级至十级的,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根据不同致残等级,分别为伤残职工负伤前十二个月内平均月工资收入的27个月至7个月。其中:一级27个月、二级25个月、三级23个月、四级21个月、五级18个月、六级16个月、七级13个月、八级11个月、九级9个月、十级7个月。2、致残一级至四级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平均月工资收入的90%至75%。其中:一级90%、二级85%、三级80%、四级75%。职工易地安家的,发给安家补助费。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旅途所需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按照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时,伤残抚恤金低于国家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标准的,应当按照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补足差额部分。3、工伤职工经评残并确认需要护理的,按月发给护理费。护理标准依
    2023-07-07
    381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工伤职工不服的救济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0
      一、工伤认定不服的救济方式 工伤在认定以后会出现很多人有不服的情况,在这种时候当事人应该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权益。目前对工伤认定不服的救济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行政复议;二是行政诉讼。 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适用条件 (一)行政复议 1、申请人包括:用人单位;受伤职工或直系亲属;工会组织。 2、被申请人,被申请人为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 3、行政复议机关 (1)作出工伤认定的
    • 的企业职工工资经济困难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0-07
      经营十分困难的企业职工工资,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并报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可以对职工实行有限期的放假。职工放假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
    • 工伤赔偿救济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8
      1、先申请工伤认定。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
    • 贫困救灾工地死亡算不算工伤?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2-06
      主要看劳动者的伤情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可以被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
    • 工伤患者遭遇赔偿困境:如何维权?
      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19
      如果雇员遭受职业伤害,但用人单位未对其给予相应补偿或仅提供少量补偿,该雇员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社会安全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的工伤申请,以便获得相关的证据支持。通常情况下,审核结果将在六十个工作日内获得。工伤认定结果确定后,雇员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共同确定合理的赔偿范围,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雇员还可以寻求当地仲裁机构的帮助,通过仲裁程序解决争议。对于仲裁结果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