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因单身被拒,遭遇就业歧视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3-29 20:22:24 87 人看过

可以起诉解决。

《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第23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第34条规定:“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

《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三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18: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劳动者在就业中遭遇就业歧视该如何维权?
    第一、就业歧视的含义是什么?所谓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等与岗位工作无关的因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行为。超出职位本身需求的就业障碍,都属于就业歧视,但是这个东西非常隐蔽,而且不易为劳动者掌握。比如要求前台文员必须会唱歌跳舞,普通男员工要有篮球特长,这些歧视都超出了工作职位本身的要求。第二、通常用人单位哪些做法构成就业歧视?首先,网上言论是否代表企业的正式意见有待商榷,没有通过正式的场合所做的评价、意见,往往不能视为正式的录用单位的官方意见。其次,在没有正式建立劳动关系之前,劳资双方在网上的相互评论、辩论,是不严肃的。在正式录用之前,双方就开始了网战,很容易影响今后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建立。通常情况下,招聘单位的考察意向,或许有婚否字样,但是
    2023-06-09
    234人看过
  • 遇到就业歧视应该怎么做
    一、个人怎么应对就业歧视1、正视现实,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平等就业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就业歧视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并产生影响,这是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的。2、学会应对可能遭受的歧视。平时树立“职业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树立自信,不随波逐流。可以找做HR的朋友进行咨询,对自己的求职方向、求职技巧进行指导,发现自己的长处或缺点,以及在求职中可能遇到的哪些歧视,然后从容面对。3、在遭遇歧视时要学会据理力争,必要时诉诸法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于社会来说,愈演愈烈的“就业歧视”现象,各界人士就是否应该立法规范存在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主张立法,赋予政府权力进行干预;一种主张不能立法干涉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后者的主要观点是,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如果制订法律限制用人单位自主权,是对用人单位的不公平。二、国家怎么制止就业歧视我国法律对于就
    2023-03-25
    298人看过
  • 就业遭户籍歧视用人单位需担责
    苏某某来自安徽宣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法学专业,2013年4月,欲报考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中心12333电话咨询员,但因不是南京市户籍而受阻。苏某某认为遭遇户籍歧视,投诉到江苏省人社厅,但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从此,苏某某开始了漫长的马拉松维权之战。近日,在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的调解下,苏某某与被告南京市鼓楼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于七日内一次性支付原告11000元,本起人格权纠纷一次性解决,双方无其他争议。◎法治滨海律师团:就业中的户籍歧视现象不仅是对求职者的伤害,更是对平等就业法律规定的侵犯。为了进一步保障劳动者就业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总则第3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这里等字将各种歧视现象纳入,其中就包括疾病歧视、户籍歧视等各种形式歧视。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以性别、年龄
    2023-06-10
    79人看过
  •  遭遇单位歧视性辞退,职工如何是好?
    如果职工被单位突然解雇,单位必须继续承担劳动合同,或者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民法典》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如果职工被单位突然解雇,单位必须继续承担劳动合同,或者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民法典》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单位违反规定解雇我,我该怎么办?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解雇员工。如果单位违反规定解雇您,您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1. 寻求法律援助: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请求他们介入调查。如果单位违反规定解雇您,
    2023-08-27
    259人看过
  • 就业被歧视可寻求法律援助
    日前,一起因形象欠佳被无故解聘六指员工的案件在徐州鼓楼区司法局牌楼司法所的关注下,成功得到圆满解决,有力地维护了六指员工的合法权益。张某是一名38岁的中年妇女,来自农村,没有文化,没有特殊技能,很难找到工作。去年4月,谢某在鼓楼花园附近开了一家饭店,张贴了一张招聘启事,要招服务员等招聘信息。看到招聘消息后,来自农村的张某被招进了店内工作,饭店老板谢某当天与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书面劳动合同,以每月1000元工资,包吃住,安排她从事饭店端盘子、洗刷碗筷、洗菜等简单的服务工作,工作上,张某不怕辛苦从早忙到晚,老板一直都夸她能干。可就在今年,2月18日上午,老板谢某突然带来一位时尚漂亮的中年妇女,对张某声称:你从明天开始就不要来上班了,顾客反映你的六指形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口味和心情,一会把近期半个月的工资领了,另找高就吧。突然离职,家中收入来源中断了,张某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法律维权意识又
    2023-06-09
    433人看过
  • 求职遭户籍歧视维权获胜
    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最近有了新进展。在被歧视安徽女孩小敏(化名)历经一年有余的马拉松维权战后,近日,在南京某区法院的调解下,小敏与被告南京某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于七日内一次性支付原告11000元,本起人格权纠纷一次性解决,双方无其他争议。起因找工作因户籍遭遇歧视经马拉松维权战讨说法小敏来自安徽,就读于安徽某大学法学专业,2013年4月,欲报考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中心12333电话咨询员,但因不是南京市户籍而受阻。小敏认为遭遇户籍歧视,投诉到江苏省人社厅,但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从此,小敏开始了漫长的马拉松维权之战,但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战竟耗时一年有余。从一审、二审、劳动仲裁、再一审、二审,虽然过程很曲折,但小敏从未放弃过,她认为作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能作为原告去维权,去亲自体会各种法律程序,这个马拉松式的诉讼维权经历很值得。调解结果被告支付
    2023-06-09
    420人看过
  • 求职遭性别歧视法律应给力
    求职中的性别歧视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新闻中不绝于耳,社会中比比皆是,多得不足够极端和雷人甚至都难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时下正逢毕业生应聘季,中山大学2013应届女毕业生郑楚然在一天内应聘28个岗位被拒,原因竟都是限招男性。而比这更极端的是兰州师范大学的李橙,她创下了网投简历一天被48家企业以不招女性的原因拒绝的雷人纪录。我国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护法》中都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为什么求职中的性别歧视会屡禁不止呢?关键在于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监督不给力,企业违法成本不高,自然漠视法律法规,把女性公然排除在招人范围之外。而有的单位明的不拒绝,却在求职条件上设置障碍,实行隐性歧视。面对这些,一些女性求职者虽然愤怒却无可奈何。男女生理上确实存在差别,但这种差别不应当成为性别歧视的理由。真
    2023-06-09
    225人看过
  • 招聘要求单身构成歧视吗
    在此,我们应该明确指出,这类做法无疑属于违法越轨之举,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此外,此类招聘标准同样背离了正常的招聘流程与规范。在公司进行招聘时,理应根据招聘职位的性质及具体职责,结合候选人具备的职业经历、技术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因素,合理设定招聘要求,而绝非将婚姻状况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参考指标。这样的招聘方式不仅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更违背了常规招聘操作的基本原则,实属不可取之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国籍、种族、民族、宗教、政治观点、年龄等作为招用、录用、调动、调离劳动者的依据,也不得从事其他歧视性行为。以单身作为招聘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除个人基本信息外,不得进一步询问或者调查女性求职者的婚育情况,不得将限制结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状况作为聘用条件。
    2024-05-16
    55人看过
  • 女子求职遇同一岗位看文凭双休,是不是就业歧视?
    近日,广东广州的胡女士在网上找了办公室文员的工作,获得线下面试机会后她问了一下双休的事情。公司人事陈先生称,公司招聘要求一类本科才能双休并反问胡女士文凭。胡女士认为同一个岗位双休还得看文凭,这是一种学历歧视,目前已投诉。双休单休得看学历,是就业歧视吗?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就业歧视行为。就业歧视行为是法律所明令禁止的,无论是应聘期间或是入职之后,用人单位基于各种包括性别、年龄、宗教、身体健康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遇到就业歧视怎么办?就业歧视不仅侵害了广大劳动者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而且会带来社会稳定问题,劳动者
    2023-05-03
    399人看过
  • 户籍要求算不算就业歧视?
    就业市场上,将户籍要求作为招聘条件的用工单位不在少数,而更多的求职者也往往更关心招聘者能不能解决户口问题。这样的悖论在京、津、沪、穗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招聘用人提出条件要求十分正当,但以户籍加以限制,似有歧视之嫌。在市场经济日渐完善、活跃的今天,为什么户籍问题依然如此重要,而且迟迟不能退出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镇,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更成为首选。特别是度过十年寒窗的毕业学子,尤其向往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安居乐业。但是,没有城市户口,租房、买房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将来有了家庭,孩子上学都是问题。这种极现实的考虑,使他们不能不关心户口问题,只要能解决户口,甚至工作性质、待遇都可以迁就。从求职者的角度看,户籍限制确有歧视嫌疑。但是,用工单位也有苦衷。就用人而言,当然应以技术技能为首要条件,而户籍要求则可能排斥了某些人才。但聘用有当地户口的人,不仅其相对丰富的社会关系
    2023-06-05
    397人看过
  • 面对就业歧视,女性求职者又该做些什么?
    网友问:招聘启事写男性优先不招女性是否合法?专家答:这涉嫌对女性的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3条第一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就业促进法》第27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第62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多年来,就业性别歧视的话题一次次见诸报端,既让人哭笑不得,也让人无奈伤心。就业性别歧视为何屡禁不止?该如何破解?面对歧视,女性求职者又该做些什么?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是一项综合性工程,绝不能只要求企业作出让步,而是应该举全社会之力解决女性就业歧视中的经济学问题。政府在立法中应当考虑将企业的负担成本分摊到社会成本中去,比如招收一定数量女员工的企业,政府应从费用、补贴上给予优惠。价值观的转变挺难的,一方面需要政策宣传鼓励平等就业,另
    2023-06-09
    381人看过
  • 女孩试做快递员后遭拒状告邮政速递就业歧视
    在邮政速递试做两天后却没被录用,理由是拒绝女性快递员,为此,女孩马玉(化名)认为遭受就业性别歧视,将北京市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邮政速递)告上顺义法院,索赔5万精神损失费并要求道歉。该案昨天下午在顺义法院开庭审理,被告称投递员是法律禁止女性从事的负重体力劳动,并直指原告恶意诉讼。做了入职体检因是女性不签约马玉是吉林籍的女大学生,去年应届毕业。2014年9月24日,她通过网站应聘北京邮政速递快递员一职,虽然网上写仅招收男性,但她还是通过努力争取了某营投部的快递员试做机会。她随后跟着师傅试做了两天。通过试用,马玉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并且部门主任口头同意签约,随后她还做了入职体检。但到了约定的10月8日签约日期时,马玉得到的消息却是再等一周。一周后她又被告知再等。最后她询问主任助理后得知,因其是女性,总公司不批准签约。试用通过了,也体检了,最后就因为是女的就不录用了。马玉认为受
    2023-06-09
    398人看过
  • 女博士求职频遭歧视称后悔读研
    女医学博士只求3000月薪称后悔读研2万多研究生昨日扎堆中大研究生招聘专场昨日,广东省2008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首场研究生招聘会在中山大学英东体育场开锣,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家参会单位提供了近4000岗位,吸引了省内外2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参加。重点高校拒绝硕士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董必立在石牌华南某高校摊位前摇摇头:去年还招硕士,今年都变成博士了。在一些重点高校摊位前,硕士研究生找不到位置,因为这些摊位清清楚楚写着只招博士,硕士生看两眼就泱泱地转身离去。今年供需错位的情况很明显。华南农业大学人事处章劲柳称,不少学校档次高了,对博士需求的比例更大,但是前来应聘的却以硕士生为多。他表示,博士生们的期望值依然显得高了。很多博士开口就是月薪5000,但学校根本给不了。只有一些紧缺专业博士才能如广告上打的有近10万的补贴。好在,由于广东近年大力发展职业院校,加上生源不断扩充,教师需求量大幅增加。不少院校写
    2023-06-06
    240人看过
  • 劳动者就业不因什么而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作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一、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怎么办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注意搜集并保存双方成立劳动关系的有关证据,比如:1、用人单位招聘时要求劳动者填写的报名表、登记表等招用记录。2、用人单位收取劳动者押金或扣押劳动者工资而出具的押金条、扣押条等各种票据。3、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门卡等各种工作证件。4、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资卡或其他工资支付凭证。5、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作服、饭卡等与用人单位有关的东西。6、职工的工资表、考勤记录、值班表、任命书、解除合同通知书、辞退通知书等各种加盖有用人单位公章的文件。二、高温作业劳动者有什么特权1、缺乏保障有权拒绝上
    2023-03-02
    38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遭遇就业歧视劳动者能怎么维权
      香港在线咨询 2024-08-25
      《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等部门曾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规定:要求各地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包括专科(高职)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允许高校毕业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地(市)就业。遭遇就业歧视,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以该医院为被告起诉至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就业有歧视可寻求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8
      日前,一起因“形象欠佳”被无故解聘六指员工的案件在徐州鼓楼区司法局牌楼司法所的关注下,成功得到圆满解决,有力地维护了六指员工的合法权益。张某是一名38岁的中年妇女,来自农村,没有文化,没有特殊技能,很难找到工作。去年4月,谢某在鼓楼花园附近开了一家饭店,张贴了一张招聘启事,要招服务员等招聘信息。看到招聘消息后,来自农村的张某被招进了店内工作,饭店老板谢某当天与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书面劳动合同,以每月
    • 在苏州工作遭遇招聘歧视怎么办?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4
      每个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对应聘的人提出很多要求与限制,想通过这些要求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的人才,来保证公司的发展。虽然,公司招聘人才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无可厚非,但是,要求必须是合理的,不能有歧视。那么应聘者遭到地域歧视可以如何处理?
    • 怀孕后遭遇职场歧视,如何维权?
      江苏在线咨询 2024-12-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有责任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例如《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劳动者可以对该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不予认可。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情况,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不能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等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
    • 糖尿病合同被用人单位拒签是否属于就业歧视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31
      如果糖尿病对于该份职业性质没有影响,用人单位不得据此拒绝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