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途径有:
1、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
一、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1.目的不同。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利用合同制度实现和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2.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主体是雇主或雇主团体与由工会代表的全体职工,在我国是企业与由企业工会(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代表的全体职工;劳动合同的主体是雇主与单个雇员,在我国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3.内容不同。集体合同不仅规定本企业的一般劳动和生活条件,而且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的特点。劳动合同规定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内容更多是关于劳动条件的规定。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劳动合同仅对劳动者个人有约束力。集体合同规定了本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无效部分以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代替。5.责任不同。集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如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侵害了工会和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物质赔偿责任;工会一方不履行集体合同的规定,一般只对上级工会和全体会员负道义上的责任,由上级工会给予批评教育,纠正违约的行为,以适当方式弥补因违约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但一般不承担物质赔偿责任。
二、每个月都延迟发工资怎么办
职工可以先与公司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和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何种方式最为有效管辖还是要看当事人个人的意愿。可以申请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途径
361人看过
-
消费者在哪些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365人看过
-
仲裁与诉讼:劳动者权益维护的两种途径
438人看过
-
被拆迁者合法维护权益的途径与规范
170人看过
-
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237人看过
-
劳动者因工受伤维权的途径是什么呢
140人看过
工会的成立对公司的意义有:在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建起有效合理的沟通渠道;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关爱员工,体现组织的温暖等。 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 更多>
-
依法维护权益:未签劳动合同的维权途径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23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投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之后,还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在进入用人单位工资期间至劳动合同补签期间的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是什么,有哪些途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8搜集工作证,工资单等,协商不成,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
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05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中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如果超出了期限自身权益将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该时效期间可因法定事由中断或中止当事人要对中断或中止的事由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该条第四款还规定如果劳动关系一直存在那么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
-
公司修改劳动合同的权益维护途径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14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应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支付差额部分;如果逾期不支付,则应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
-
附件:维护消费者权益途径安徽在线咨询 2021-10-27(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委托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