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1日上午6时20分,灵宝市卫生监督大队根据群众举报现场监督检查:郑州市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余某等人以巡回组名义在市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参与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听众竟多达1200余人,现场查获某牌阿胶钙片保健品叁箱。经调查,该公司余某等人的活动存在保健品功能夸大宣传的违法行为,且未在灵宝市卫生局依法备案、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擅自开展疾病防治、保健咨询、保健品销售活动。参与活动的陈某等工作人员无《医师执业证书》擅自开展心脏听诊、量血压和仪器检测等医疗技术活动。该公司余某等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灵宝市卫生局对该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停止违法行为,罚款5000元。由于市卫生监督大队在本次事件中处理及时,制止了这起虚假宣传和非法义诊活动,现场疏导群众,避免了群众因误导而上当受骗,直接挽回群众经济损失约12万余元。
当前违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主要危害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商业欺诈,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商家以宣传保健食品的疗效和非法义诊为诱饵,抓住患者有病乱投医的心理,拿保健食品冒充药品,从事坑骗活动。第二个是误导广大消费者,危害群众健康。一些保健食品广告把产品吹得神乎其神,似乎服用了某些保健食品就能保证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另外造成的负面作用是诱导消费者过量地食用保健品,认为获得身体必需营养的办法惟有多吃保健品。殊不知,如果变成了依赖型的消费,造成体内营养元素的不均衡,同样有害健康。
灵宝市卫生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像这类以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体检和义诊为诱饵的非法活动,其目的是达到以价低的保健食品冒充药品,蒙骗消费者,谋取非法经济利益,消费者切不要上当受骗。避免被忽悠最重要的一招,那就是时刻牢记:保健品不是药品,想治病,去医院。
-
保健品夸大宣传算诈骗吗
438人看过
-
直播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违法吗
136人看过
-
防辐射孕妇服夸大宣传
363人看过
-
房地产营销夸大宣传导致消费者维权无门
474人看过
-
包装上产品夸大宣传如何处罚
138人看过
-
普通酒水冒充保健品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114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保健品夸大宣传属于传销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1欺诈。欺诈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欺诈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欺诈罪的侵权对象不是为了欺骗其他非法利益。犯有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欺诈
-
商场出售夸大功能的美容保健品,导致消费者受误导,消费者应如何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3对商场夸大美容保健品功能的现象,应当区分情况进行分析:第一,如果夸大的事实明显不符合产品的实际情况,消费者本身又无判断该商品的经验,而是信赖商家的说明而买进该美容保健品的,则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主观上存在有欺诈。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双倍返还的规定,请求商场双倍返还美容保健品的价款。第二,如果夸大的事实并没有超出产品本身功能的范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事实,则消费者可以请求退货。但
-
宣传违法夸大宣传怎么处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5具体罚多少是根据造成的经济损失来判定的;如果没有涉及到违法,最多付款在10万元以下。 《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农药的,或者违反农药广告管理规定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虚假广告罪的规定,依法追求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农药中毒、环境污染、药害等事故或者其他经济损失
-
商家不当夸大宣传如何维权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15商家如果故意夸大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通常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虚假广告宣传行为被视为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如果经营主体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他们必须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对消费者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额外补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补偿的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总价的三倍。如果增加的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则应以五百元作为最终赔偿标准。 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
-
小米公司夸大宣传广告,消费者可以以其夸大的广告词为由要求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0广告行政违法不等于民事欺诈广州中院的法官何海涛表示,小米公司夸大的广告词并没有达到“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标准,虽有不当的部分,但仍不足以成为消费者轻信其“最好”的理由。而小米公司交付的涉案手机、具体配置与其广告词中提到的一致,只是在广告词中对于产品配置描述进行了过分的夸张。之后,小米公司也对这些不当的广告词进行了撤除、替换。由此可见,小米公司并无通过虚假广告欺诈消费者的预谋。而梁先生作为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