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职工的产假权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3 04:00:07 379 人看过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女职工产假期间享有产假、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等福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有以下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以及其他相关福利待遇。

产 假 待 遇 规 定 : 不 得 降 低 工 资 、 辞 退 、 解 除 合 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相关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受到用人单位的损害时,其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休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或者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因此,按照产假待遇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辞退、解除合同,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有产假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等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相关福利待遇也应得到保障。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相关规定,也明确规定了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受到用人单位的损害时,其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女职工的权益。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2: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产假相关文章
  • 职场年轻女性的权益维护
    如今,在职场拼搏的不少年轻女性,经常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惑:如一些单位规定,怀孕需要审批,如果想成为妈妈甚至得排队;还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年轻女性作出承诺,如果怀孕将调岗或被辞退,休产假不能享受工资等等。这些极不合理甚至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损害了女性的基本权利。要工作就不能结婚两年前,结婚不久的李某被北仑一家公司录用。她听说公司特别不喜欢刚结婚的女性,便在入职登记表的婚姻状况一栏填写了未婚。去年,李某与公司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协议中有一项条款:聘用员工如被发现提供虚假陈述,公司与其的劳动关系即行解除,公司无需支付补偿金。不久,公司发现李某已婚,立即要求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李某向劳动部门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获得了支持。[说法]本案中的李某在入职时,对自己的婚姻状况作了虚假陈述,显然违反了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但婚姻状况并非担任职务所必须,因此,该虚假陈述并不构成欺诈
    2023-06-06
    138人看过
  • 女性职工休产假有几个月
    产假:98天+30天晚育假+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有些企业将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计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合并使用。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一、休产假期间工资怎么算(一)如果公司的工资管理规定中,有明确产假的工资发放办法的,可以按照该规定发放。产假工资不能低于基本工资标准。(二)严格意义上说,应按照社会保险中生育保
    2023-03-17
    101人看过
  • 延长产假别让女工权益“流产”
    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全文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将产假由90天增至14周。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其工资或者生育津贴以及生育、流产的医疗费用,所在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很明显,国家在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上又迈出了可喜一步。问题是,条例虽好,却难以惠及所有女性劳动者。受利益驱动,企业连女工的法定节假日都没有保障,哪里还会给她们去兑现产假。即便是单位兑现了产假,也不会兑现工资,更谈不上报销医疗费用。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有人建议女工通过投诉、打官司等途径向用人单位讨要产假等休假权。殊不知,即便是打赢了这场官司,等待她们的将是企业的各种发难。所以说,女工向企业争休假权,可能会失去更多权益。而且,如果一系列规定得到强力推进,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可能会采取极端的应对措施,设置歧视性门槛。因此,执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尚需制度
    2023-06-09
    439人看过
  •  女性职工产前及产后休假政策
    怀孕女职工在孕期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 如果怀孕时间在七个月以上(按照二十八周岁) , 则应每天享受一个小时的工间休息, 同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2. 如果单位同意, 并且女职工本人申请并经过批准, 可以在怀孕期请两个半月的产前假。根据《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孕期需要遵守以下规定:1.如果怀孕时间在七个月以上(按照二十八周计算),则应每天享受一个小时的工间休息,同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2.如果单位同意,并且女职工本人申请并经过批准,可以在怀孕期请两个半月的产前假。根据以上规定,法定的产假期为90天;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其他。 孕 期 女 职 工 产 前 假 和 产 假 政 策根据素材,我们可以得知女职工产前假的规定以及相关细节。其中,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的工资应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放,而本人工资是指按女职工请产前假或请产假前正
    2023-09-22
    136人看过
  • 女性职工在二胎产假期间的月假天数
    女职工二胎产假有98天。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生二胎可以休产假吗?可以休多久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关于生二胎可以休产假吗的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根据以上规定,法定的产假期为90天。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产假时间另行规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休假超过90天的,只要有医院证明就可以向单位请病假,但病假期间不能享受产假待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023-07-19
    64人看过
  • 女职工如何维护权益避免职场性骚扰
    【阅读导航】一、不满老板性骚扰被指盗窃二、拒绝陪客户喝酒被借口辞退三、遭骚扰又遇流言自动离职【正文】一、不满老板性骚扰被指盗窃24岁的阿婷在一家夫妻合开的建材公司当会计,40多岁的老板负责销售送货,老板娘则在公司接待客户洽谈生意。去年1月,老板在下楼时扭伤了脚,他就每天在公司上班,由老板娘带着司机和工人送货。一天中午,老板端着盒饭来到阿婷办公桌前,边吃边跟她聊天,临走还把一个苹果给了她。从此,只要老板娘不在,老板每天中午都跟她一起吃午饭。几天后,老板娘带着工人去天津送货,其他人外出办事,老板来到财务室,开始说了两个黄色段子,见阿婷满脸通红地不出声,就对她动手动脚。阿婷拼力推开瘸着脚的老板,借口到税务局办事离开了单位。阿婷也想赶快辞职,可考虑到自己来北京时间不长,还没攒下什么钱,辞职后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房租都交不起,就安慰自己:忍忍吧。再到公司上班时,阿婷总是躲着老板,避免与他单独在一起。过了
    2023-04-25
    103人看过
  •  女性职工在产假期间的社保问题
    这段内容讲述了女性在产假期间辞职后,社会保险费由个人承担。个人社保缴纳流程需要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办理,参保条件为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办理地点为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个人需要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和复印件,以及2张1寸照片。在产假期间辞职,社会保险费由个人承担。个人社保缴纳流程如下:首先,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办理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2、参保条件: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3、办理地点: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4、个人如何缴纳社保所需基本资料:户口本、身份证和复印件,2张1寸照片。 产 假 辞 职 社 保 承 担 问 题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
    2023-09-14
    474人看过
  • 公益性岗位与正式职工产假一样吗
    产假和岗位无关,和所在地区有关。各地对于产假规定不一样。都是规定在享有国家规定98天产假基础上,再次享有所在地区产假奖励。国家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地方政策《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产假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现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
    2023-05-04
    190人看过
  • 女性公务员产假期间工资怎么算,女职工产假多少天
    一、女性公务员产假期间工资怎么算女性公务员产假期间工资的计算是看用人单位是否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如果用人单位为女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生育津贴;如果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二、女职工产假多少天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
    2023-06-20
    197人看过
  • 女性产假工资该如何发放,女性产假工资多少
    女性产假工资的发放方式应当看用人单位是否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如果参加了生育保险则按上年度用人单位平均工资的标准进行计算由社保机构发放生育津贴。若没参加生育保险则由用人单位以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进行支付。女性产假工资有多少,保胎假时工资按照病假发,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产假以生育津贴的标准发。一、女性产假工资该如何发放女性产假工资的发放方式如果用人单位为女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生育津贴;如果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二、女性产假工资多少女性产假工资有多少根据不同阶段发放的工资也有不同:1.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2.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
    2022-06-08
    412人看过
  • 女性产假工资由谁支付,女性产假工资怎么算
    女性产假工资可以由用人单位支付或者是生育险支付,是需要根据职工有没有购买五险一金而决定的。女性产假工资是按照职工上个月的平均工资水平进行计算的,并且不能克扣职工工资。一、女性产假工资由谁支付女性产假工资由谁支付是分两种情况,一是孕妇有购买五险一金的情况;另一种是没有购买五险一金的情况。1.有购买五险一金的,其中包含生育险,在连续交满1年的,可以依法享受生育津贴。2.没有购买五险一金的,由单位负责支付工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二、女性产假工资怎么算女性产假工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
    2022-06-10
    421人看过
  • 女职工产假时间2019年女职工产假几天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于2012年4月28日发表,自发表日起实施),2018年女职工产假规定具体如下:第五条使用者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工资、退休,与其解除劳动和录用合同。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性员工,使用者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必须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15天产假困难的,增加产假15天的多胞胎生育的,每个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
    2023-08-18
    437人看过
  • 妇女权益:孕产期职工不能裁
    问:老板搞突袭式裁员合法吗?答:一提到裁员,大家往往会闻风色变。裁员分为广义上的裁员与狭义上的裁员。广义上的裁员是指用人单位因某些原因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大家所认为的裁员一般为广义上的裁员。狭义上的裁员是指经济性裁员,也就是《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裁员。我们在此仅讨论劳动法意义上的裁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裁员需要符合实体性条件和程序性条件。实体性条件为:用人单位需要符合以下四种情形,并且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程序性条件为: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
    2023-06-06
    211人看过
  • 什么是女职工权益
    女职工在工作中享有的特殊权益包括我国法律、法规、政策对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的保护,具体内容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中都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第9号令)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第七条还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因此,用人单位对怀孕女职工孕期检查身体,视为事假扣发工资是错误的,应当立即纠正给予补发。对女职工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还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赔偿损失。一、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孕期女工吗?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从这一规定来看,似乎一切在女职工“三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但实际上,有关上
    2023-06-24
    311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假
    词条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

    #产假
    相关咨询
    • 女性员工的特殊权益,怀孕当中产前假是产假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1
      产前假是包含在产假里面的,可以直接请产假,现在开始江苏晚育可以休128天的产假了。产假:98天+30天/15天(晚育)+15天/30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 女职工的假期权益当中产妇哺乳假工资怎么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9
      若请一年(含法定产假)哺乳假的,工资照发,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停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不发而对于生双胞胎及以上的职场妈妈,可实行产后休息一年,其产假以外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80%发给
    • 准备向单位请一段时间的产假,员工请产假的时候,按照女职工权益保护法规定女性歇产假扣工资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4
      休产假不扣工资。此前我国实行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并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对怀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强度、劳动时间、产检等事项都做出了相应规范。
    • 公益性岗位产假和正式职工产假相同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1
      建议您直接向所在单位及人社局咨询核实
    • 女性职工的产假通常如何安排?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06
      在一般情况下,女性员工的产假最少需要90天。其中包括15天的产前假和75天的产后假。如果是难产,则可以增加15天的产假。如果是多胞胎生育,则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就可以增加15天的产假。如果产前假不足15天,那么可以与产后假合并使用。 此外,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24周岁以上的已婚女性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属于晚育。如果实行晚育,则可以增加15天的产假。同时,男方可以享受10天的护理假。如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