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协议中的工作地点差价调整和减薪是否合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6:24:40 156 人看过

原来现在有些职位可能不称职。在这种情况下,经协商,用人单位可以调换工作岗位,但必须有充分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岗位,必须与劳动者协商。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单方面更换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理是调岗调薪的基本原则。用人单位有实力的,不管是否愿意,应当通知劳动者,否则劳动合同终止;但是,不甘示弱的劳动者决不会向上方剑妥协,双方必须就修改《劳动合同法》达成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p>然而,在实践中,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如何既不违反法律规定,又体现用人单位的自主管理权,“调薪调岗”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从双方自主原则的角度来看,既然双方都签订了劳动合同,表明他们承认合同中的所有条款,他们应该遵守。但是,劳动合同双方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主体,劳动合同文本大多是用人单位的格式文本,劳动者很难对其进行修改。为了平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既保护用人单位的自主权的使用,又防止滥用,上海高院2006年12月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答复》规定:“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资和工作岗位调整的有关条件,当事人可以按照约定履行。劳动合同有约定,但调整的条件和方向不明确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调整的合理性。不能证明其合理性的,劳动者可以请求撤销用人单位的调整决定p>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劳动合同规定了公司有权对岗位工资进行调整,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表述,对工资调整和岗位调整的条件和具体操作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公司根据本协议变更合同时,应承担调薪、调岗合理性的举证责任,只有在合理的调薪、调岗范围内,如有其他您不了解的情况,才可视为合法变更,您不妨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22: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举证责任相关文章
  • 我可以申请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和减薪的劳动仲裁吗
    工作地点差价调整和减薪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工作地点差价调整和减薪属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争议,属于劳动仲裁范围。不属于上述情形,但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的,可以进行劳动仲裁。》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也意味着,在劳动合同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作为合同变更的重要内容,必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1。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在写作中,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雇主未经协商一致单方面调动职位,雇员有权拒绝。劳动合同应按照原协议继续履行但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员工与企业因岗位变动发生纠纷的批复》中曾对此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因员工不称职而改变和调整员工岗位属于雇主的自主权。”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工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如果员工
    2023-05-07
    131人看过
  • 如何处理用人单位单方面的工作地点差价调整和减薪?
    从劳动法的角度看,工作地点差价调整和减薪属于劳动合同变更。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的变更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决。因此,原则上,如果员工不接受增岗减薪,就不能执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及相关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单方变更劳动合同:1。员工不称职的,公司有权单方调任。医疗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女职工怀孕,不能满足原岗位身体要求的,公司有权单方调离岗位,但不能降低女职工基本工资的成本。《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的变更,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书面作出,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调职、减薪。对单位单方调职减薪的,劳动者有权以“不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提供劳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要求经济补偿。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电话:15964523400
    2023-05-31
    294人看过
  • 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合同是否有任何变化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的退出和转岗属于劳动合同变更情形。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发生变化,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环境不同,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继承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劳动合同的修改应采用书面形式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由雇主和雇员分别持有上述知识是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回答。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的退出和转岗属于劳动合同变更情形。工人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不同。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您访问互联网上的法律咨询
    2023-05-03
    270人看过
  • 劳动法关于工作地点差价调整的规定
    1、《劳动合同法》对转岗没有具体规定,但《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对企业变更劳动合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征得员工的同意,否则变更无效。根据《劳动法》规定的原则精神,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调整工作岗位:。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岗位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进行调整。2。劳动者经证明不符合试用条件的,经与劳动者协商,可以调整工作岗位;3。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4。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的,可以调整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对是否胜诉的原作承担举证责任。第二,劳动合同的变更是什么?劳动合同变更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对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补充或者废止的法律行为。它是原劳动合同的衍生,是劳动双方现有权利义务的发展。根据《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
    2023-05-31
    156人看过
  • 哺乳期员工调整岗位是否合法有保障?
    哺乳期调整岗位是合法的。根据相关规定,女职工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减少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可以适应的劳动。对于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夜班,并应在工作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岗位调动是劳动合同变更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无效。产假期间调整岗位应经职工同意,医疗机构证明女职工孕期不适合原岗位的,可以调整岗位。哺乳期能否离婚?哺乳期是能离婚的,女方可以申请诉讼离婚,双方可以协议离婚。但是,法律有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
    2023-07-07
    257人看过
  • 如果雇员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工作地点差价调整能否减少工资
    如果一个员工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他/她是否可以减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符合下列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单方调整:1。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调整工作岗位后,职工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持平;3。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不存在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然而,降职和降薪必须是合理的,否则将是非法的。这是一次重大的劳动合同变更。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应当签订变更合同,明确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工资、工作地点等,值得注意的是,对违反公司制度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公司当然不能调整岗位、降低工资。如原劳动合同及双方签订的公司规章制度中无相关规定,经与员工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公司不得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和减薪,但可以根据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中有相关规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和减薪。还有一个需
    2023-05-31
    256人看过
  • 孕妇工作调整降薪是否合法?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女职工孕期,享有不被降低工资的权利。即使用人单位为了照顾女职工,减轻其劳动量或者安排女职工到其他能够适应的工作岗位,其工资待遇也不应该被降低。另外,不得降低女职工工资的这一特别规定,保护期限从女职工怀孕开始,要一直持续到女职工哺乳期结束,在这期间,如果用人单位随意降低女职工工资,都涉嫌违法。孕妇违反公司制度公司能辞退孕妇吗1、孕妇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当然是可以被辞退的。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
    2023-07-06
    252人看过
  • 哺乳期调岗降薪出现是否违法
    一、哺乳期调岗降薪出现是否违法哺乳期调岗降薪,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如果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二、哺乳期调岗降薪怎么处理遇到因怀孕降薪时应当保留好一切相关证据,只要和降薪有关的证据,如工资发放的转账凭证、通话录音以及聊天记录等。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性职工怀孕、生育、哺乳期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因此
    2023-12-15
    53人看过
  • 产假结束,哺乳期未满,调整工作岗位,合法么
    合法的。女职工产假期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调整工作岗位:一、双方协商一致的;二、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岗位,确属生产经营工作需要,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劳动条件不降薪的;三、女职工不胜任或者不适合当前工作的。产假未满可以提前销假吗女职工产假未满,用人单位安排的,可以提前上班,并可以生育津贴和上班工资共享。1、首先,享受产假和生育津贴是女职工的法定权利。享受产假的权利,意味着女职工因生育可以休假无需上班;享受生育津贴的权利,意味着女职工没有提供劳动也可以获得生育津贴的收入。2、其次,取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劳动权利。无论女职工是被要求还是自愿在没有休完产假的情况下就返回用人单位上班,其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该支付劳动报酬。3、再次,法无明文规定,不宜推定劳动者放弃本应享有的休息休假权利。女职工没有休完产假就返回单位上班,其从事的是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在女职工没有明确表示放弃休产
    2023-07-21
    330人看过
  • 哺乳期是否可以进行劳动合同调整?
    用人单位与哺乳期的女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但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单方面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哺乳期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哺乳期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具体如下:1、哺乳期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哺乳期强行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如果用人单位在职工哺乳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双倍的经济补偿金;2、但如果女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徇私舞弊或者与另外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这类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可以解除合同的,除此之外,用人单位是不能解除与哺乳期女员工的合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
    2023-07-05
    141人看过
  • 降薪降职对于哺乳期的员工是否合法
    一、降薪降职对于哺乳期的员工是否合法哺乳期单位调岗降薪不合法,违反了劳动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法院判决后对方仍不执行的,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二、哺乳期辞退补偿多少哺乳期辞退用人单位的赔偿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而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超过六个月不满一年,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利六个月,按照半个月计算。用人单位辞退哺乳期职工属于违法辞退,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双倍赔偿金。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
    2023-12-08
    104人看过
  • 哺乳期员工调岗并降低薪资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哺乳期间调岗降薪不合法。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强制调岗降薪如何赔偿调岗降薪可以要求进行双倍赔偿。调岗降薪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应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文件。若劳动者未同意,劳动者可以以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虽然有用工自主权,但是该权利却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特别是对劳动者进行调岗、调薪时,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否则即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2023-07-15
    134人看过
  • 哺乳期工资待遇调整规定
    待遇哺乳期的女工,用人单位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辞退职工,但可以按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辞退合法的,没有补偿;违法的,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金,而实际单位需要支付该女职工经济补偿金2倍的赔偿金。哺乳期可以申请诈骗罪吗诈骗犯罪,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则可以批准取保候审,不实施刑事拘留。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
    2023-07-03
    293人看过
  • 哺乳期调岗降薪合法吗补偿又是怎样的
    不合法。法律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
    2023-08-17
    447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举证责任
    相关咨询
    • 哺乳期调整工作地点的办法主要是什么的大家知道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1
      如果无故不合理变更岗位和工作地点对你生产较大影响的,你可以拒绝;如果是合理安排且对你不产生影响,职工应当服从新合同降低待遇如果是你签了字,那么这降低待遇从法律上说是你本人同意的
    • 哺乳期护士是否可随意调整工作的科室?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1
      关键看你和医院签订的合同中是否有岗位调整的约定,并看调整是否符合约定。如果没有,医院是不能随意调整的,如果医院是出于哺乳期照顾你而调整岗位的,那就另当别论。
    • 哺乳期停薪留职协议是否有效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9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的规定》第4条,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现在的停薪留职如是你们协商一致的结果,则双方签订的停薪留职协议其实质为双方对劳动合同暂时停止履行达成的一致,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孕期、哺乳期间劳动权利义务的处分并不违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一般有效。
    • 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中的薪酬是否会调整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3
      1、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与薪资调整没有必然联系。 2、劳动合同补充协议,是对劳动合同内容的完善,与调整薪资没有必然联系。当然,也可能涉及调整薪资的内容,但也可能是补充工作地点,或者培训协议、保密和竞业限制等等。劳动合同补充协议,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并在补充协议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并有双方各执一份。
    • 合作协议纠纷案件诉讼地点调整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5-01-22
      一、关于民事诉讼管辖的规定,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均不一致的,由主要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关于民事诉讼管辖的规定,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