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被员工到劳动局投诉有什么后果
(一)要看是因为什么事情被投诉到劳动局;劳动局现已改名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会根据你的情节和严重程度来进行处理,如果违法行为较轻,可能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如果违法行为过于严重,逾期不支付的,人社局可能会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二)公司被员工到劳动局可能面临的处罚:
1、【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缺乏必备条款、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4、【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5、【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6、【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七)【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八)【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九)【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3)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4)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十)【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
员工因公司诬陷而遭起诉,法律如何评判?
115人看过
-
公司诬陷员工名誉受损怎么办
173人看过
-
因诬陷罪而受到的损失赔偿标准
317人看过
-
员工因被辞退而遭受的赔偿
429人看过
-
涉及公司诬陷的法律后果
142人看过
-
公司能否全额赔偿员工因降薪而遭受的损失?
239人看过
婚姻自主权指的是拥有自由结婚和自由离婚的权利。结婚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有依法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离婚自由夫妻有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不必以他人意志为转移。但婚姻自由不是绝对自由,而是相对自由。行使婚姻自由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 更多>
-
如何避免公司中级职员因口头辞退而遭受风险山东在线咨询 2023-03-18为了避免公司领导因口头辞退可能导致的劳动争议风险: 1、公司辞退员工应当书面通知,避免口头辞退; 用人单位在调整、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应当通过书面方式向员工发出通知,已保留相应的证据。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人事管理人员、其他高管在与员工沟通解雇事宜时应当谨慎,切忌随意口头辞退,一旦员工有谈话录音、微信或者短信等相关记录,也可以作为用人单位单方辞退的证据,无其他法定情形下,很大可能认定用人单位违
-
公司诬陷辞退澳门在线咨询 2023-05-091、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2、如果员工是在被公司污蔑的情况下违法辞退的,按照相关规定,公司是应该根据之前的实际工作年限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的。
-
雇员因正常离职而遭受的赔偿问题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19关于被解雇员工能获得的赔偿标准,一般如下规定:首先,如果在被解雇的雇主处连续工作满一年,劳动者将获得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福利;其次,如果这段服务期超过了6个月但未满1年,赔偿标准将参照整年计算;最后,如果服务期不满半年,则赔偿金额为半个月工资。 雇主具有合法的解雇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试用期内被证实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其次,严重违反雇主内部规章制度;第三,严重渎职或营私舞弊,给雇
-
公司在员工遭受工伤后怎样处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141、发生工伤后,需先去社保局确认单位是否为自己购买了工伤保险。若单位已买工伤保险,可要求单位在一个月内申报工伤;若没有,则需尽快搜集劳动关系证据,一年之内申报工伤。 2、待社保局认定为工伤,且医疗期满后可向社保局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3、劳动能力鉴定后,若对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收到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4、理赔事项,在解除劳动关系之前,社保局只赔付一次性伤残补
-
员工因被无故辞退而遭受的赔偿金额是多少?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23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合法理由地解雇劳动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他们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其应得的经济补偿的两倍作为赔偿金。关于经济补偿方面,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实际年限,每满一年就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这里所说的“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前十二个月内获得的平均收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