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当向被裁掉的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公司除名是否需要支付补偿金
需要看公司除名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以及除名是由于员工违反公司章程的。因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必支付补偿金。但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达到严重程度,且规章制度要经过员工讨论并明示的才有效,否则用人单位还是要支付补偿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公司是否会向被裁员工提供失业金?
180人看过
-
失业金是否为裁员员工提供帮助?
294人看过
-
单位是否提供失业金?劳动局是否负责提供失业金?
306人看过
-
公司裁员是否提供失业救济金?
51人看过
-
单位合同到期未续签,是否需要向员工提供补偿?
490人看过
-
企业破产时,是否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
307人看过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
企业进行经济裁员时,需向员工提供赔偿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6公司经济裁员时,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则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他们可以获得经济补偿,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
-
工厂在员工退休时是否需要提供赔偿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28当员工年满退休年龄被公司解雇时,通常情况下他们无法获得赔偿金。这是因为,根据职场规定,当员工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双方劳动合同便会自动终止。另外,如果员工已依法享受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也会导致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终止,这两种情况不适用于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
哺乳期员工搬迁是否需要提供赔偿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0在哺乳期,公司搬迁没有提供补偿。但若公司搬离原所在城市,员工辞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这是因为这种情况符合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员工辞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与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关。每满一年,员工将获得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则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公司提供的赔偿金是否需要纳税?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5根据所提供的情况,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
企业是否需要为员工法定退休年龄提供补偿?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劳动合同结束时,如果劳资双方存续期间因经济问题产生争议,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然而,该法仅对特定类型的劳动合同结束了经济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即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等情形。除非有另外的法律或行政规章做出特别规定,否则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赔偿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