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某公司将涉嫌销售假冒某的西单购物中心告上法庭,索赔30万元,最终获得6万元赔偿了结。但是,到底该如何打假?假某出现的原因何在?到底谁搅乱了市场.....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商家和厂家的激烈争执。
●争议之一:
打假,还是敛财?
面对赔偿6万的结果,西单购物中心副总经理李某觉得委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案目前已经结束,但其中的一些事情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某公司作为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在此次北京打假中,只要诉讼对方答应给钱,就撤诉或不予追究,3万、5万就可以解决。他说:不追问假笔来自何方,不打击造假源头,给了钱就可以走路。这是打假,还是敛财?这实在让人怀疑。
上海某公司知识产权专员楼X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表示,该公司进商场、超市打假,不存在敛财不敛财、炒作不炒作的问题,而是因为某确实受到了损害。他认为,赔钱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打击假冒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是为了促使商场更加重视管理,实现共赢,否则,商场就会只知道把铺位租出去,其他什么都不管。而且,上海某公司将逐步对北京销售假某的多家商场提起诉讼,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去打击假货源头。他们刚刚在江西和浙江查到了两个生产窝点,这次在西单购物中心内查获的假某就是来自江西。据他了解,国内的制假窝点集中在我国南方,造假手段各不相同。他相信,通过这次行动,某不仅不会退出北京市场,反而会在北京卖得更好。
●争议之二:
谁搅乱了市场?
李某说,据了解,北京有近百家商场、超市出现了假某。可是,商场从某公司授权的批发商进货,无法保证是真货,这怎么解释?他质问:某公司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这些问题到底是谁造成的?责任究竟该由谁承担?
他认为,去年以来,上海某公司在北京地区的经销商除了北京某经贸有限公司之外,另外还有几家。他们之间的业务辐射范围发生重叠和交叉,可能出现问题。而且某公司授权北京某公司进行某现金批发业务。所谓现金批发,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批发形式,厂家很难对批发商实施有力的约束。因此,这种现金批发业务本身就会导致市场的混乱。
楼X认为,上海某公司目前在北京授权的经销商有三家,对于他们的现金批发业务公司很难管理。对销售渠道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上海某公司目前正在努力把渠道做得更顺畅,也正在与一些商场和超市进行商量,希望能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尽可能杜绝出现假某的可能。
●争议之三:
谁来鉴定假笔?
上海某公司称,某体积小,其真伪只有某公司为数不多的几名技术人员有资格鉴定。这等于自己给自己作鉴定,哪来的权威性?西单购物中心市场部主任陈长苓说,那么,一般人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购买的某是真是假呢?如果真假都无法识别,商场谁还敢卖?消费者谁还敢买?
楼X认为,假冒产品难鉴定,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只要有利可图,假货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造得逼真。因此,要想根除假货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厂商能采取的也大多就是宣传了,告诉消费者如何鉴别真伪。但是,告诉消费者的也只能是一些基本知识,不可能把所有的产品信息都公布出来。如果把所有的秘密都披露了,造假者就会据此仿冒得更逼真,甚至出现以假乱真。国内一些品牌打假最后都没法进行下去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己的专家面对乱真的假货,对产品的真假都鉴定不出来了。他表示,上海某公司在鉴定问题上是负责任的,如果消费者认为购买了假某,可以寄到上海某公司来鉴定。
●记者呼吁:
打假难题亟待破解
在厂家和商家争执后面隐藏着一个关键的问题:谁来对消费者负责?因为最终受到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厂家站出来公开打假心态非常复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诉苦说,虽然吃尽了假货的苦头,但只要假货不是很猖獗,厂商们通常不会公开打击假货,因为他们担心打击假货的代价太大了。在目前情况下,消费者对于假货相当敏感,一旦公开打假,这个品牌的所有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可能都会变成假货。现在的造假技术相当先进,一些假货即使是行家也很难一下子分出真伪,更不用说普通消费者了。况且消费者也不可能为了买一个产品就对此类产品进行深入地研究,先使自己变成专家,如果必须这样才能买到正品,他们宁可不去买这个牌子的产品。厂家担心,打击假货很可能会把自己也打死。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公开打假。这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受到假货困扰的厂商们目前的心态。
中华商标协会中企商标发展中心副主任郭XX认为,在保护知识产权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有社会责任。如果知道了假货也不告诉公众,是对造假的纵容和对消费者的欺骗。实际上,只要真正地打假,消费者肯定会理解和支持,关键是商家和厂家联合起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共同打假,如规范市场环境,整顿进货渠道,采取更先进、直观的防伪技术等。
-
打印的遗嘱引发法律争议
217人看过
-
老师打学生事件引发争议
170人看过
-
引起争议的民事诉讼
384人看过
-
因劳动争议纠纷引发的抱团诉讼
130人看过
-
警察未抓捕打人者,引发争议
248人看过
-
打架引发的离婚诉讼
154人看过
打假主要表现为政府打假、消费者打假和企业打假。打假是伴随制贩假而生的。制贩假的存在,源于暴利诱使,法制漏洞,政府无为,企业乏力,消费者趋向五方面原因。 制贩假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消费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 更多>
-
因下列哪些引发的争议,其诉讼时效为1年?()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9以下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
由行政诉讼引发的争议受案的范围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11以下行为引发的争议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引发的争议。 二、因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引发的争议。 三、因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引发的争议。 四、因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
-
什么行为引发的争议适用哪些行政诉讼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26以下行为引发的争议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引发的争议。 二、因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引发的争议。 三、因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引发的争议。 四、因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
-
【】争议诉讼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0法院诉讼离婚诉讼离婚,又称裁判离婚,是指夫妻一方当事人基于法定离婚原因,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依法通过调解或判决而解除当事人间的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方式。我国的诉讼离婚适用于以下三类离婚纠纷:(1)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2)夫妻双方都愿意离婚,但在子女抚养、财产等离婚后果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的;(3)夫妻双方虽然都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财产等离婚后果达成协议,但未依法在中国
-
引起争议的打架斗殴事件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22聚众斗殴,对于积极参与者,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下一步将会被坐牢坐牢。《刑法》: 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屡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导致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