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期间,折扣券、礼品卡、VIP会员卡满天飞。在大大小小的优惠促销活动中,最终解释权一词常常映入消费者眼帘。发生消费纠纷时,商家一旦亮出最终解释权这道护身符,往往就能化险为夷。
其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早就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那么,面对霸王解释,消费者应如何维权?
霸王解释成商家挡箭牌
长沙的徐女士最近吃了一个哑巴亏。徐女士和朋友一起在长沙某家大型连锁餐厅聚会。服务员告诉徐女士,充值1000元即可办理餐厅VIP贵宾卡,可以打八五折。在服务员的劝说下,徐女士充钱办了这张听上去很划算的会员卡。
日前,徐女士再次来到这家餐厅吃饭,一共消费200多元。按照八五折的优惠,可以折扣数十元,但结账时却仅便宜了几块钱。服务员说不是所有菜品都打折,只有牛肉和鲶鱼两种可打折。
徐女士告诉记者,这家餐厅的菜品有几十种,仅两种菜品可以享受八五折优惠,这一点,服务员在劝说办卡及点单时,都没有向她说明。徐女士质疑时,餐厅方面告诉她,对于打折菜品的限定,他们有最终解释权。这让徐女士有被欺骗的感觉。
在VIP贵宾卡的背面,记者看到了多项说明条款,但并未见打折规则说明。最后一项条款赫然写着:本店保留对此卡的最终解释权。
不合法为何泛滥成灾?
徐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近几年来,关于最终解释权引发的纠纷屡见报端,涉及餐饮、美容、百货购物、旅游等多个领域,有些甚至闹上法庭。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案例多出现于会员卡、优惠券、VIP折扣这些听上去很划算的促销手段中。在名目繁多的说明条款里,不少商家都会利用最终解释权打埋伏。一旦交易发生纠纷,商家就亮出护身法宝,消费者多半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最终解释权如此受商家青睐,它究竟是否名正言顺呢?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工作人员余知都告诉记者,最终解释权这一条款,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解释说明,属于格式条款,也就是典型的霸王条款。隐含的意思就是商家说了算。这不利于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既不合法也不合规。
记者查阅发现,近几年,全国各省、市工商部门陆续下发规定、通知,告知商家最终解释权的说法不合规。既然国家已明确最终解释权不合法,商家为何还明目张胆使用,甚至让其泛滥成灾?业内人士指出,信息不对称是最终解释权这类霸王条款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合同、条款时会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合同、条款本身就不公平。同时,由于合同条款名目繁多,消费者很少要求商家一一解释说明,因此留下了可操作空间。
余知都说,最终解释权所解释的那些令消费者无奈或者气愤的霸王条款,大多数情况下商家不会主动说明。这里面有的情况属于误导,不存在主观欺诈。有的情况是故意欺骗,性质比较恶劣。
维权从何入手?监管从哪开始?
很多消费者都遭遇过最终解释权的纠纷,他们中的多数人像徐女士一样最终不得已吃了哑巴亏。
长沙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副主任袁俊告诉记者,尽管媒体屡屡曝光最终解释权纠纷,网络上也常有消费者吐槽,但近年来接到的相关正式投诉却并不多。
一方面,不少消费者、包括商家都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大部分消费者维权的知识能力欠缺,并不知道最终解释权是不合法的,另一方面,很多消费者虽然吃了亏,但是嫌麻烦所以就不投诉了。袁俊说。
事实上,许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关于最终解释权的投诉,消费者找回公道的几率很大。这属于我们平时说的霸王条款。所以一般碰到这种纠纷,工商部门都会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进行调解。
袁俊举例,比如在酒店消费,对打折额度的范围,如果商家没有做出酒水、海鲜不参与打折这样的明确说明,那么遇到此类纠纷,工商部门就会按照全部打折来处理。
维权应该从何入手?余知都、袁俊等人建议,在遭遇最终解释权纠纷时,消费者首先应该和商家主动沟通,有的商家是由于缺少经验和法律意识导致的,不属于欺诈。在沟通无果、且明确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下,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向工商部门投诉,如果商家了解情况仍不改正,则涉嫌欺诈,将严肃处理。
面对泛滥的最终解释权,监管又该从哪开始?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应该加大对于商家法律意识的普及,让商家清楚了解到最终解释权是不合法的;另一方面,也应加大此类违法成本。
对最终解释权,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明确说明,认为其不合法,但却没有明确的惩处措施。亟须增加相关的条文规定,指出如果商家有这种行为,该怎么惩处。一旦有了明确的强制性惩处措施,就会增加商家的违法成本,有利于规范其行为。袁俊说。
-
"最终解释权"属霸王条款
368人看过
-
面对霸王条款,消费者可大胆维权
99人看过
-
包厢设“最低消费”是否属“霸王条款”
244人看过
-
商家最终解释权条款无效
277人看过
-
“霸王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谁来监管
404人看过
-
霸王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482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消费者要怎么投诉霸王条款?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7注意保存证据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该要注意看经营者的资质,索取购物凭证、消费依据。进行网络消费时,应留存聊天记录、截图等证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规定,消费者投诉应当符合有明确的被诉人,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条件。 所以,当遭遇霸王条款时,第一时间应该收集和保留证据。 拒绝接受霸王条款 大多数消费合同,通行的
-
公布消费领域420条霸王条款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9经过两个多月的专项整治行动,7月18日,浙江XX公布了在全省范围内征集的消费领域合同“霸王条款”结果。经过严格确认,“霸王条款”达420条。今年4月,浙江XX启动整治消费领域合同“霸王条款”专项行动,并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消费领域合同“霸王条款”。从征集的“霸王条款”内容上看,主要涉及3个方面:减免自己责任,逃避经营者应负义务;权利义务不对等,任意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剥夺消费者权利;违反法律规定,任
-
民法典规定霸王条款侵犯了消费者什么权河南在线咨询 2024-08-31霸王条款本身的存在是不合法,侵犯的权利有多种,应根据霸王条款的具体规定,判断侵犯了消费者的何种权利。 按《消费者权利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可能侵犯到消费者的权利有: 1、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消费者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 5、消费者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消费者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商家不退款打12315最后钱款能退回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4-10-06打12315要求退款最终是否能退款,需要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如果商家存在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拨打12315进行举报。如果情况属实,商家确实存在欺诈行为,是能够要求获得退款以及法律规定的赔偿。 那么12315能强制商家退款吗? 1、消费者在购买生活用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向工商局投诉。 2、12315专用号码的启用,进一步畅通了消费者的诉求渠
-
霸王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消费者可能会得到赔偿或者赔偿?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14一、应根据霸王条款的具体规定,判断侵犯了消费者的何种权利,可能侵犯的权利有:人身、财产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获得尊重的权利;监督权。二、法律依据,按《消费者权利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