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涉嫌用工欺诈的,劳动者可以索赔,要求经济补偿。
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用工劳动关系(辞退)分以下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的,你没有《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八十七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你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个月的本人工资;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个月本人工资;
3、你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欺诈入职用人单位可以索赔吗
461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不履行告知义务可能会被认定为欺诈
436人看过
-
认定为工伤是否用人单位有义务?
333人看过
-
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
204人看过
-
"派遣单位是否为用工单位?"
426人看过
-
什么行为可以被定为信用卡欺诈罪?
306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用人单位是否构成用工欺诈行为?四川在线咨询 2022-12-03用人单位涉嫌用工欺诈可以索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
工伤职工治疗费用转移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否构成欺诈工伤的行为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3用人单位涉嫌诈骗医疗保险基金。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参加了工伤保险的,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不需要用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把工伤职工治疗费用,用医疗保险报销,是虚构事实,把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费用,大部分转嫁给医疗保险基金,属于诈骗医疗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应当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追回
-
欺诈诉讼是否可以定罪为诈骗罪?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4通常情况下,捏造事实提起的民事诉讼活动并不构成欺诈罪。关于虚假诉讼,其特征为故意捏造事实,旨在影响司法程序的公正性或严重侵犯特定对象的合法权利,从而启动民事诉讼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这种行为,情节轻重程度不同,会受到相应的刑罚制裁。轻者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能被判处没收财产;重者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且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需缴纳罚金。
-
有欺诈行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能否要求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用人单位有欺诈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
-
单位涉嫌用工欺诈是否可以索赔,法律怎么规定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04用人单位涉嫌用工欺诈的,劳动者可以索赔,要求经济补偿。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