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分为四个解决程序:劳动关系确认、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确定四个阶段。有劳动合同的话,第一程序可以解决,要求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否则你也可自己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可以要求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即鉴定是否构成伤残,几级伤残。最后,根据你的伤残情况和工资待遇情况,确定你应当享受的工伤待遇。
出工伤事故的解决办法
出工伤事故的解决办法如下:
(1)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
(2)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
(3)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
工伤的认定程序是什么
1、申请。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提出申请认定,单位不提申请的,劳动者在一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工伤认定申请要准备相应的材料;
2、调查。接受申请后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3、认定。一般于60日内作出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工人误伤应对:最新实践与经验分享
285人看过
-
共享汽车发生事故应对措施
117人看过
-
分享在工地上受伤后的应对措施:与老板的沟通技巧
469人看过
-
职工遭遇事故伤害后的应对措施
433人看过
-
应对企业工伤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341人看过
-
打官司装修:应对策略与经验分享
436人看过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 更多>
-
企业遭遇工伤事故后的仲裁应对措施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08在处理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具体处置: 1. 如果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对负责处理该类事务的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存在异议,他们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向相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同时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 当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在工伤赔偿问题上产生争议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这一纠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
-
电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的应对措施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15若轿车与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以下为正确应对方法: 1. 首先需确保妥善维护事故现场,并即刻向警方及保险公司进行报警,倘若涉及人员伤亡情况,应立即拨打当地医疗急救中心电话号码120寻求援助。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
建筑工地发生工亡事故的应对措施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8当事故发生时,相关方应立即向所属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紧急救援行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事故情况告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不得隐瞒、虚报或迟报,并确保事故现场得到合理的保护。 在得知亲人离世后,应尽快通知工亡人员的家属,并充分安抚家人。通知家属时应尊重其意愿及亲属之间的感情联系,避免带来额外的精神创伤。 用人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若工亡人
-
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应对措施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09在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受伤的情况下,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置: 1. 立刻制动:驾驶员应该立即停止车辆行驶,保持事故原状,以便后续处理。 2. 营救伤员:必须尽快对伤者进行救治,并通知交通管理部门。 3. 维护现场:如果为了救治伤者而改变现场,需要标明变动位置。 4. 报警求助:向警方报备,以确保其能够及时抵达现场处理。 5. 撤离现场:在确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并放
-
发生医疗事故应对措施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141、当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人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内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汇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向监控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2、若已发生医疗过失行为,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