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法使用童工的十二种行政处罚措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1:32:46 51 人看过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单位非法使用童工归哪管

如果有单位非法使用童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举报。公安机关的举报电话直接拨打110;工商局的举报电话为12315;劳动部门的电话12333。具体由单位辖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受劳动者投诉、举报及违法处罚。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5日 06: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处罚措施相关文章
  • 打击童工使用的有力措施
    使用童工向人社局举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可以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该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用童工如何处罚1、用人单位违法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2、法律依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2023-07-12
    166人看过
  • 身份证被非法使用的惩罚措施
    身份证是可以证明公民身份的证件,所以使用他人身份证的行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使用他人身份证的行为,可以处最高十天的拘留或者最低两百元、最高一千元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拘役或者最高三年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使用他人身份证进行婚姻登记违法吗使用他人身份证进行婚姻登记行为是违法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对该问题加以解决。使用虚假身份信息办理的结婚登记属于婚姻登记程序的瑕疵情形,所缔结的婚姻不是可撤销婚姻也不是无效婚姻,所以法院和民政局不能直接作出撤销婚姻登记的决定或者直接宣告婚姻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
    2023-07-01
    94人看过
  • 党政机关非法集资处罚措施是什么?
    一、国家工作人员参与非法集资的原因分析1、官员招商饮鸩止渴,急于求成而被利用。近年来,很多地方把招商引资作为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对官员实行“层层分指标,级级抓考核,个个有任务,人人忙招商”的硬性分配,也出台相应的处罚和鼓励措施。在政绩考核的压力下,有的地方为招商引资,不惜大搞摊派,给各级官员压指标,任务年年增加,数额层层分解,甚至连教育局、文化局、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的官员,都背负着沉重的招商指标。由此,竞相让利已经成为一些官员改善投资环境的“法宝”。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商指标,有些官员往往毫无原则地满足企业要求,甚至完全站在企业一边。2、拿了“好处费”后放松监管,甘当非法集资活动的“从犯”。在几年前震动京城的“新国大”集资诈骗案中,台湾人曹予飞在15个月的时间内,以20%的期货高额回报为诱饵,在京骗取5亿余元后携款潜逃。北京市检察院调查“新国大”系列渎职案,一长串渎职、受贿官员的名单揭开
    2023-06-22
    68人看过
  •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有何区别
    行政强制措施是在行政措施的基础上,用“强制”一词对行政措施的范围和属性加以限定,与行政措施相比,行政强制措施的范围缩小了,其属性也有了“强制”的限定,但其内涵和实际所指仍然应该是一类具有共同属性的办法或手段。那么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法》根据行政强制措施权限内容的不同,明确规定了4类行政强制措施,并设定了一个兜底条款,即“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在实践中,行政强制措施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分为限制人身自由,处置财物,进入住宅、场所3类。1.限制人身自由。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形下可以限制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自由。一是行政相对人处于醉酒、精神病发作等状态,非管制不能避免行政相对人对其本人造成危害或对他人构
    2023-05-06
    67人看过
  • 关于使用童工的法律依据
    我国规定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由于未成年工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期,国家根据未成年工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规定对未成年工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卫生加以特殊保护。一、国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童工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81号)、《使用童工罚款标准的规定》(劳动部、财政部文件,劳力字〔1992〕27号)等法规和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二、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第六十四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第六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
    2023-06-09
    474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中简易处罚措施的适用范围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1、违法事实确凿。就是说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表明有违法事实存在,且确实为当事人所为。2、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3、处罚较为轻微,即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对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严格遵循以下程序:(1)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人员身份(2)告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3)听取当时人的陈述和申诉(4)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写明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行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5)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行政处罚法的调整范围是什么《行政处罚法》第2条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也就是说《行政处罚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两个方面:行政处罚的设定和行政处罚的实施。行政处罚的设定是指法律规定
    2023-07-06
    492人看过
  • 限期整改是否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强制措施?
    限期整改不属于行政处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烟台市区8家物业企业吊销资质13家限期整改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科从2009年11月至今年4月对全市371家物业服务企业的诚信服务进行了核查,其中350家物业企业通过了核查,13家物业企业进行限期整改,8家物业企业吊销资质证书。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为了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和标准,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根据我国物业管理现实情况,于2004年印发了《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从物业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房屋管理、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协助维护公共秩序、保洁服务、绿化养护管理等六个方面界定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制定了三个等级
    2023-07-03
    484人看过
  •  关于工资未批准复工的处罚措施
    本文介绍了未经批准复工可能会受到的处罚,包括警告或200元以下的罚款、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五百元以下的罚款、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以及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未经批准复工的行为将会受到以下处罚:受到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同时还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行为构成犯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如果后果特别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复工未批准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复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于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企业,则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此外,对于违规复工的企业,如果导致传染病传播,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对于未经批准擅自复工的企业,不仅要承担行政责任,还要承担刑事责任,甚至可能面临严重的法
    2023-08-31
    433人看过
  • 问一下那个关于税务行政处罚措施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2001年4月30日以前发生的违法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2001年5月1日以后发生的违法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上述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开始之日起计算。程序当场处罚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是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适用的程序,也称“当场处罚”。一、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在
    2023-02-26
    108人看过
  • 非法使用机动车牌照的处罚措施是什么?
    《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第七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证及机动车入户、过户、验证的有关证明文件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即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处罚。浙江机动车牌照新规定之摇号规定上了外地牌照后可以继续参加摇号,只要符合摇号条件即可。一旦摇到号了,目前只要车子符合国四排放要求,就可以把车子过户到杭州上牌了。如果自己摇到号了那么就把自己名下的外地车转入,如果是爱人摇到号了,可以先到原车上牌地变更车辆共同所有人,然后将车转入杭州过户到爱人名下。建议夫妻两人同时参与摇号,这样中签的几率较大,然后手机安装车牌摇号APP。苹果手机可以在appstore搜索下载,安卓手机在各大应用市场即可下载。安装后添加多个摇号帐号绑定中签提醒,这样一旦有人中签,APP便会在第一时间自动提醒你,绝对是摇号必备神器。多了相关的机动车根据车牌的尾号数限行的规定
    2023-08-09
    208人看过
  • 关于非法行医的行政处罚是什么
    一、关于非法行医的行政处罚是什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非法行医的构成要件行医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职业,因此,国家对这一行业的管理极为严格。不仅对行医者的资格加以严格限制,要求行医者除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条件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资格,以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还对行医活动,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工作规范及制度,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非法行医,不仅扰乱了业已建立的良好的医疗卫生工作管理秩序,而且往往由于非法行医者不具备执业的资格和条件,医疗服务质量差,同时也侵犯了就诊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就诊人是不特定或多数的,故本罪侵犯了公共卫生。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即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023-06-18
    67人看过
  • 企业环保问题的7种行政处罚措施
    一、对于企业环保问题的7种行政处罚措施对于企业环保问题的7种行政处罚措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通常相关部门在经过调查取证后,确认了企业环保违法的事实,才会根据情节的轻重,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种类,具体分为下列七类,即: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举例:在去年,即明拆迁律师代理过6户养殖企业遭遇环保罚款的案件,其中一家企业就面临百万罚款。通过律师依法介入维权,这6户养殖企业最终相继被取消或大幅降低了罚款。二、属于行政处罚的处罚种类是什么下列处罚措施属于行政处罚: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适用于对多种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五
    2024-01-24
    96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拐卖儿童的处罚措施是什么?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拐卖儿童的处罚措施是什么?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司法解释规定,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将所诊疗、护理、抚养的儿童出卖给他人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此外,以介绍婚姻为名,采取非法扣押身份证件、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或者利用妇女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孤立无援等境况,违背妇女意志,将其出卖给他人的,应当以拐卖妇女罪追究刑事责任。二、主要特征本罪具有如下特征:1.犯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侵犯的对象是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不满14周岁
    2023-04-13
    477人看过
  • 员工行为应受何种处罚措施
    一、员工行为应受何种处罚措施员工行为应受处罚措施如下:1.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2.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即时辞退(因严重违纪而辞退)、预告辞退;3.除名:是只适用于劳动者无故连续旷工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而作的行政处理;4.承担经济责任:扣工资不超过20%。二、合法的员工辞退流程合法的员工辞退流程是:1.由解除决定人递交解除申请书;2.人事部门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并报主管审批;3.通知所在部门及职工办理工作交接并交回工具设备等;4.有关部门与职工办理结算工资福利和其他未了事宜等;5.职工在结算工资和发放经济补偿的财务手续签字领取。三、辞退员工要提前一个月吗辞退员工要提前一个月的,如果是违法解除的可以要求公司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10-15
    226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我国《行政处罚法》中对行政处罚措施有明确规定: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 更多>

    #行政处罚措施
    相关咨询
    • 针对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处罚措施
      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28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处罚规定如下: 1. 对于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个人,罚款标准如下: - 如果使用童工从事营利性生产劳动,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 如果使用童工从事家庭服务性劳动,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300~600元。 - 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或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罚款300~600元。 - 如果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或儿童介绍职业,每介绍一名童
    • 童工个人使用有哪些处罚措施呢?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27
      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职业中介机构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吊销其职业介绍许可证。
    • 童工个人使用需要什么处罚措施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03
      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
    • 中国证监会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措施(2、1、1种)非行政处罚种类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0
      中国证监会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措施是指中国证监会对证券违法行为施加的一种监管措施,但该等措施不属于行政处罚(即不属于行政处罚法和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中规定的行政处罚类型),同时由于该等措施是调查工作完成后作出的,因此调查、检查措施以及在调查、检查过程中采取的一些监管措施应不属于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措施的范畴。所以《通知》中的这一概念具有非行政处罚性、非法律规定性和最终性的特点。符合以上特点的非行政处罚性监
    • 哪些措施属于行政处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4
      1.责令停产、停业。这是行政主体对从事生产经营者所实施的违法行为而给予的行政处罚措施。它直接剥夺生产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只适用于违法行为严重的行政相对方。 2.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这是指行政主体依法收回或暂时扣留违法者已经获得的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证书。目的在于取消或暂时中止被处罚人的一定资格、剥夺或限制某种特许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