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7
“因工外出期间”的工伤认定情形: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其他。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并不是,职工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这个不属于工伤,属于因病或非因工受伤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如单位购买了社保,那么根据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医疗费用是可以报销大部分的(起付点以内和自费药的范围不报销),但由于单位没买社保,这个医疗费无法
因工外出工伤认定:因工外出时因工作原因受伤;因工外出时事故下落不明的;其他。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为工伤: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五)项规定的“因工外出期间”,是指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到外地或者工作场所以外的地方工作、学习、开会、参加社会活动期间,以及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最高人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3]34号《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5项规定的“因工外出期间”的认定,应当考虑职工外出是否属于用人单位指派的因工作
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一般会让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并且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伤治疗期间工资的支付周期通常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伤导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即使有特殊情况允许延长,最多也只能再延长12个月。
工伤赔偿包含工伤期间的工资。 1、工伤待遇包括了停工留薪期限待遇,虽然员工在遭受工伤事故后治疗期内不能够参与工作,但是不能因为工伤就导致员工没有收入; 2、因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
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都不能通过各种理由停发,或部分停发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如果单位不按照法律支付劳动者工伤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那就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应该据理力争,采取一定的策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