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对公司分立债务的归属有以下两种:
(一)公司与债权人没有特别约定,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1、新设分立的债务归属。
2、派生分立的债务归属。
(二)公司与债权人有债务归属约定。
在分立前债权人得知公司即将分离后,可以与公司就债务承担达成协议,约定债务由其中一家公司偿还或者其他偿还方式。
公司分立程序的
步骤
1、公司董事会拟定公司分立方案。此与公司合并类似。但在公司分立方案中,除应当对分立原因、目的、分立后各公司的地位、分立后公司章程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安排外,特别应妥善处理财产及债务分割问题。
2、公司股东会关于分立方案的决议。公司分立属于《公司法》上所称重大事项,应当由股东会以特别会议决议方式决定。股东会决议通过方案时,特别要通过公司债务的分担协议,即由未来两家或多家公司分担原公司债务的协议。为了保证分立方案的顺利执行,应当同时授权董事会具体实施分立方案。该授权包括向国家主管机关提出分立申请、编制其他相关文件等事项。
3、董事会编制公司财务及财产文件。根据《公司法》第175条的规定,公司分立时应当进行财产分割。为妥善处理财产分割,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经股东会授权后,应当由董事会负责实施。
4、政府主管机关的批准此与公司合并须经政府主管机关批准的规则在本质上相同,即公司分立应以政府批准为前提。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同
5、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债权人保护程序主要涉及分立通知及公告及程序:在分立决议做出后的10日内,将分立决议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
债务人公司更改名称,如何应对债务问题?
148人看过
-
面对债务困境,如何解决债权人问题
171人看过
-
如何应对法人隐瞒公司的债务问题
248人看过
-
婚内债务如何分摊?——男方婚前公司债务问题分析
307人看过
-
问题:公司清算前如何解决债务问题
137人看过
-
公司债务问题:分公司的连带责任如何规定?
124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面临公司辞退问题,如何应对?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18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以下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 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
公司分立前的公司债务继承问题该由谁负责?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2(一)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按所达成的协议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 1.分立后的企业分得的有效资产与其分担的债务基本相当,或分立后的企业资产足以保证其履行所分担的债务的,一般宜按分立协议的约定确定债务承担主体 2.分立协议约定的事项不得对抗第三人企业分立导致债务转移,根据“债务转移须经债权人同意”的基本法理,债权人应为协议的一方当事人另外,企业分立行为一般为企业的单方行为,企业分立时关于债务承担的协议不具有约
-
公司法对财务方面有哪些问题?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16公司管理层理财观念落后,缺乏战略与成本意识。缺乏健全有效的会计基础工作与内部控制。资金管理水平低,筹资渠道单一。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针对此种现象,公司法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了解决财务问题的方法。
-
如何处理公司分立的税收问题重庆在线咨询 2023-05-09一、公司分立所得税一般性处理。 公司分立所得税一般性处理的规则概括为: A、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B、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 C、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 D、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E、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二、在公司分立适
-
婚姻债务问题如何分割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6一、如果确实属于法律所认可的关系的,即在1994年2月1日以前,男女双方已经共同生活且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属事实婚姻。在离婚时的债务分割时,首先可由双方协商来自行分割,如果协商不成的,应依以下原则进行:依双方约定或法律规定属于一方个人债务的,仍由其个人承担;对于属于双方共同债务,原则上应该由双方进行承担。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规定,在199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