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是一家服装公司的员工,在公司产品销售专柜所在的商场从事销售工作,接受商场的管理。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约定月薪1560元。2009年7月,张某以服装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服装公司支付2009年2月至6月双倍工资15805元,双方在如何计算双倍工资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原来,虽然双方约定了工资,但从2008年2月到2008年6月,加上销售提成,张某的实际工资是15805元。因此,张某要求以实际收入为基数计算双倍工资。不过,服装公司认为,张某是该公司的临时非正式员工。因此,不应该给他双倍的工资。即使你付双倍的工资,你也应该按照约定的工资付双倍的工资,不包括销售佣金和社会保险费。最后,仲裁委员会和一、二审法院支持了张某的请求,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临时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是否需要双倍工资?销售佣金和保险费是否包括在双倍工资中?对于本案争议的第一焦点,笔者认为,自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来,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劳动合同用工的依据。在劳动合同用工的基础上,对于任何企业和劳动者来说,建立平等的劳动合同关系都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具有同一性特征的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劳动用工不再区分身份关系,不再区分临时工和正式工,这就叫劳动合同用工,企业应该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因此,服装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在2009年2月至2009年6月与张某存在劳动关系,但未与张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有义务依法支付张某双倍工资。本案争议的第二个焦点是销售提成等收入应纳入双倍工资补偿基数,无需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工资总额构成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以下六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虽然《规定》没有明确将提成纳入工资范围,但从提成的激励特征来看,应属于工资奖金范畴,应认定为张某工资总额的一部分,计入张某的工资基数
-
销售提成是否计入基本工资的范畴
50人看过
-
不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销售提成算吗
433人看过
-
销售提成是否属于劳动合同中的双倍工资赔付额?
469人看过
-
销售提成能否得到劳动法的保护?
283人看过
-
劳动合同能否成为劳动补偿的依据?
57人看过
-
销售员劳动合同签底薪吗?
260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销售提成计入基本工资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1-07-281、一般销售提成会计入基本工资范畴。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4条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6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提成属于具有奖励性的奖金类工资,因此虽然该规定未明确将提成纳入工资范围,但在诉讼实践中一般会将销售提成计入劳动者的工资基数。 2、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用人单位以货
-
销售提成可否计入双倍工资赔付基数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11销售提成可计入双倍工资赔付基数劳动合同,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虽然该规定未明确将提成纳入工资范围,但从提成具有奖励性的特征看,其应属于奖金类的工资应当计入。
-
销售提成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是如何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30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劳动合同里的双倍工资是指底薪、餐补和提成收入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29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53条的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所以这里的双倍工资是包括底薪、话补、餐补和提成收入的也就是实际发放的数额,你可以对照着算算。 单位的做法肯定是不对
-
劳动补偿金的补偿标准n纳入n纳入新合同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13有效。在涉及2008年1月1日以前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时,适用该部门规章。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