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下方法调解:
1、协商赔偿:发生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后,可以当事人协商赔偿事宜。
2、申请调解:如果对方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协商解决不了,也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
4、提起诉讼: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最新工伤赔偿纠纷处理程序有哪些
工伤赔偿纠纷处理程序为:
1、开始阶段。
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摸准争议焦点,分析和研究当事人的心理状况。根据调查、分析和研究所得情况,可拟定调解预案。
根据案件需要和方便当事人的原则,选择调解地、确定调解时间。调解地点,可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也可以当事人单位。
将调解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及有关组织和个人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的调解程序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的调解程序。
2、进行阶段。
在上述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进行调解。调解既可由仲裁员一人主持,也可由仲裁庭主持。一般遵守以下程序:
向当事人宣讲国家的劳动法规和政策。
向当事人说明调解的好处和意义,进行疏导工作。
提供适用法规,明确各方应负的责任或承担的义务。
提出本案的调解意见,以供当事人参考或选择。
组织双方当事人就调解意见进行协商。在协商中,允许当事人提出不同意见,允许当事人就有关问题开展辩论。
宣布调解结果:调解不成或调解达成协议的具体内容。
3、结束阶段。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工伤赔偿纠纷如何处理发生的工伤赔偿纠纷
134人看过
-
工伤都有哪些赔偿工伤事故赔偿纠纷
99人看过
-
处理工伤赔偿和合同纠纷的途径有哪些
349人看过
-
工伤纠纷赔偿有哪些方式
92人看过
-
工伤赔偿标准下如何处理纠纷
425人看过
-
处理工伤纠纷注意哪些问题?
64人看过
调解委员会是指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负责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机构。调解委员会通常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组织调解和协商过程,以帮助双方达成和解,解决争议。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协助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工作,促进当事人... 更多>
-
工伤赔偿纠纷怎么处理,工伤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有哪些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8工伤职工及亲属,在申报工伤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时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首先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期限为60日。人民法院按照先裁后审的原则,对没有经过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纠纷一般不予受理。外地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保险待遇方面的争议时,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工伤职工及其亲属或者企业,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经
-
工伤纠纷哪些机构承担工伤纠纷纠纷赔偿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0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主要有: 1、调解组织,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 3、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担负着处理劳动争议的任务。
-
2022年工伤事故赔偿纠纷怎么处理?工伤事故赔偿走哪些流程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0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不想发生工伤事故,但是事故总是难以避免,而在工伤事故发生后最重要的就是工伤事故赔偿的解决。那么工伤事故赔偿纠纷怎么处理?工伤事故赔偿流程是怎样的?重庆信豪律师事务所张峻律师解析。
-
要做一个账务处理,企业工伤赔偿财务处理是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3(1)如果没有上保险,工伤费计入“管理费用--福利费”科目。 (2)如果单位上保险了,单位垫付的费用,暂时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2、工伤买了保险,理赔退费怎样做会计分录?不退费怎样入会计科目? (1)单位垫付费用时 借:其他应收款--社保 贷:现金 (2)收回理赔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 (3)如果不退费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
-
海南自治区工伤赔偿纠纷案件处理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9工伤赔偿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程序,主要是: 1、进行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于1年内提出申请。 2、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3、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