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三款规定: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据此,有观点认为,法院对原告的起诉受理后,除被告认为原告的起诉超过法定期限并能举证证明的外,无需依职权对原告的起诉是否超过法定期限进行审查。
在此认为,该观点是对上述规定的错误理解,该规定仅是在行政诉讼中对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而行政诉讼中的起诉期限则属起诉的法定条件。因此,法院对原告的起诉受理后,尽管被告未对原告的起诉期限提出异议,但法院在审理中仍应对原告的起诉是否超过法定期限依职权进行审查。
行政诉讼中的起诉期限,是法律规定的当事人请求法院通过行政诉讼程序给予法律救济的时间限制。起诉期限也称诉讼时效,指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如起诉超过法定期限,其起诉将无效,当事人也将因诉讼时效届满而丧失诉权,法院对超过诉讼时效的起诉可以拒绝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依该规定,起诉期限应属于当事人的法定起诉条件。
所谓起诉条件是指当事人请求司法救济、启动司法程序应当具备的条件。如果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不能启动司法程序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当事人的起诉符合条件是法院启动司法程序的前提,对当事人的起诉是否超过法定期限是法院依职权审查的范围。法律设定起诉期限的意义在于给当事人在一定时段的期限内是否寻求司法保护的选择权和行使这种选择权的思考及行动时间的自由,如果当事人在该时段内不选择向法院提出对其认为的违法行政行为的控告,无论其权利是否受到行政行为的侵犯,法院对实际上可能存在的不公正问题就不予也无权过问。自由和秩序是法治的本质,法律在时间上已经给了当事人比较充分的考虑和选择机会,对当事人的自由已经给予充分尊重,如果当事人在法律给予的这个特定的时间里没有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就将取消当事人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在司法是保护当事人权利的最终的法律手段的情况下,法院不再保护的权利就意味着法律不再保护,当事人手里可能曾拥有的法律上的权利以及这种权利所代表的法的正义也不再存在,社会秩序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发展。当事人起诉的目的是要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对其权利进行保护、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制裁。如果法院对当事人超过法定起诉期限已被法律取消请求法院保护的其权利启动司法程序,将会对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损害。因此,法院对原告的起诉受理后,尽管被告未对原告的起诉期限提出异议,但对原告的起诉是否超过法定期限法院仍应依职权进行审查。
-
行政诉讼流程中对法院的审查
82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法院主动审查起诉期限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252人看过
-
行政诉讼期限内可以对法院执行
371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院超审限审理违法吗
319人看过
-
行政协议是否适用起诉期限
101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怎样进行审查
416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行政诉讼中,法院主动审查起诉期限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9-30一是在立案受理阶段,直接以超过起诉期限为由裁定不予受理,或既不作不予受理裁定也不立案。在实行立案登记制以前,这种处理方式较为普遍。因没有正式进行审理程序,相关案例也不常见。 二是审理期间被告未进行超过起诉期限的抗辩和举证,法院主动审查后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三是一审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后二审法院主动审查并以超过起诉期限为由裁定驳回起诉。
-
行政诉讼附带性审查适用范围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13行政诉讼当事人起诉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可能也会对行政机关作出该决定所依据的具体文件表示不服,而该决定在该案中可以申请附带性审查,但不能单独进行诉讼。法院可以审理该文件的合法性,但是针对文件不能随意作出撤销或者是无效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该决定是由下级或者同级机关作出,可以告知该机关进行审查或者是重做。
-
法院是否应主动审查起诉期限?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1首先,法院依职权主动审查起诉期限违背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若干解释》第27条只规定了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承担举证责任,而法院在证据的审查中则处于被动地位。如果法院在诉讼中主动审查原告是否超过起诉期限,实际上免除了被告对该部分的举证责任,而直接将举证责任归于原告一方,人民法院如此处理的方式不符合证据制度。[9] 其次,法院依职权主动审查起诉期限,将破坏诉讼结构,影响司法裁判的公正性。
-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被告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审查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5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告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规定是否有效,适用是否正确,以便得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结论的活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只审查其合法性,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审查也便成为行政案件审判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在事实审查的基础上进行法律审查。法律审查的结果直接决定了行政判决的内容和方式。法律审查涉及实体法律规范的
-
法院审理行政诉讼中诉讼时效是否适用中断山东在线咨询 2021-07-07审理行政案件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所谓诉讼时效中断是指有法定事由发生时,此前已计算的时效期间全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灭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