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中的员工欺诈行为有哪些
劳动合同中的员工欺诈行为有:
1.如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资格,却未如实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属于欺诈行为,劳动合同应确认无效;
2.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但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却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情况,在此后亦无法胜任工作,劳动者可认定为欺诈行为,双方所签劳动合同应确认无效;
3.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虽未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情况,但在履行合同期间能够胜任工作,且并未使用人单位的利益受损,则劳动合同不宜确认无效。
二、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欺诈劳动者可以解除吗
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欺诈劳动者可以解除。订立合同时一方存在欺诈手段,使对方订立合同违背真实意思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劳动合同欺诈赔偿标准是什么
用人单位使用欺诈手段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其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二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有欺诈行为的合同有哪些
59人看过
-
违反欺诈合同属违约吗,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具体有哪些
52人看过
-
合同欺诈行为的方式有哪些,如何防范合同欺诈
389人看过
-
欺诈合同有哪些行为有可撤销行为有哪些
472人看过
-
欺诈行为和欺骗行为有哪些不同点?
416人看过
-
哪些行为可被视为合同欺诈
78人看过
-
购房合同中有欺诈行为或漏签行为的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6买卖二手房中介欺诈导致的法律纠纷有哪些呢? 第一类:签合同不给正本。签合同时不给签字方留存正本,或者干脆只签一份合同留在手上,再按自己的意图对合同进行修改,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相应的,给委托人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因此,如果与中介签订合同后中介不肯给正本,一定要拒绝签订。 第二类:强制规定独家委托。在居间合同中约定买方看房后不得私下房东成效,这是中介为了避免客户“跳中介”而经常采用的做法,这样做本无
-
合同欺诈有哪些行为构成山西在线咨询 2022-09-02通俗来说,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合同欺诈行为,主要有两种: 1、一种是积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即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行为,比如对自己的产品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等。 2、另一种是消极的合同欺
-
《劳动合同法》辞退员工有哪些行为?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8用人单位只有在法定情形下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都属于违法解除。违法解除员工职务的可以通过提起诉讼,走法律程序进行维权。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
-
劳动合同的订立有欺诈行为怎么处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311、如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资格,却未如实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属于欺诈行为,应确认无效;2、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但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却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情况,在此后亦无法胜任工作,劳动者可认定为欺诈行为,双方所签劳动合同应确认无效;3、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虽未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情况,但在履行合同期间能够胜任工作,且并未使用人单位的利益受损,则劳动合同不宜确认无效。根据《》第八条用人
-
什么是合同欺诈行为, 合同欺诈行为有哪些类型, 怎么区分合同诈骗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5通俗来说,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合同欺诈行为,主要有两种: 1、一种是积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即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行为,比如对自己的产品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等。 2、另一种是消极的合同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