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保障行政诉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1 09:05:48 111 人看过

虽然我国宪法未直接规定公民的行政诉权,但从理论上来讲由宪法保障行政诉权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应受宪法保护。《世界人权宣言》第8条规定:“任何人当宪法或法律所赋予他的基本权利遭到侵害时,有权由合格的国家法庭对这种侵害行为做有效的补救。”可见,把诉权纳入基本人权的范畴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

其次,诉权是民主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实现宪政的一项基本内容,而宪政是以保障个体自由为目的和主要内容,宪政要求牢固确立宪法保障下的公民权利(特别是通过正当法律程序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加以保护)④这就要求对国家权利与个人权利的分配与制衡从法律上予以确定,这个法律只能是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

第三,诉权是一种公民寻求国家终极救济的权利,个人权利相对于行政机关权力而言是相当弱小的,在其权利受到行政机关权力侵害后如何获得救济?答案是通过国家,通过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人民法院,通过公民有效行使诉权由人民法院以国家审判权来限制行政权的滥用从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在审判过程中,个人才能获得与行政机关直接对话的权力,才能获得与行政机关相对平等的关系。法院的终极审判权、法院的权威性只能由宪法赋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7日 21: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监察权是宪法的依据吗?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监察权,通过使用监察权,监察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对人民是透明的,公正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有关监察权的各项规定,这些规定就是监察权的宪法依据,对制定监察法、设立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及其监察权提出一定的要求。《宪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宪法修正案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这是对我国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是对国家监督制度的重大顶层设计,顺应了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迫切要求,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果,贯彻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部署,为制定监察法、设立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及其监察权实施提供了宪法保障。监察机关的监察权限法律规定1、规定监察机关在调
    2023-08-05
    228人看过
  • 略论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法律综合知识
    资料介绍]摘要:就宪法与宪政的关系而言,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了一纸空文。同时,在实施宪政中,在建设民主政治过程中,又不断丰富和发展宪法的内容。本文简述了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包括宪法宪政的定义、中国的宪制史和宪政制度建设关键词:宪法,宪政,制史,政制度建设,质询[目录]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2.宪法与宪政的关系3.宪政制度建设[原文]正文:引言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但当法律同现实脱节的时候,宪法是虚假的;当它们是一致的时候,宪法便不是虚假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宪法,许多很完美,但宪政建设很落后,只有少数世界强国法制上,不仅有宪法,而且有完美的宪政。由此,宪政制度建设尤为关键。探讨国外宪政制度建设的内容与必要性。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是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民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而这样的法,
    2023-04-24
    318人看过
  • 行政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法规,需依据宪法和法律
    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制度、方针政策、管理体制、权限分工等有不同意见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进行评估。经过充分协调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部门应当将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的意见以及国务院法制机构的意见及时报国务院领导协调,或者报国务院决定。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与起草部门协商后,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行政法规草案和对草案的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五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2023-07-17
    426人看过
  •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宪法依据
    隐私权是公民所享有的人身权利之一,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需要按照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一、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宪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隐私权是为众多法律系统所支持的一种人身基本权利。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就是自己的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禁止他人干涉的纯个人私事。二、我国隐私权的主体是什么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隐私权的宗旨是保持人的心情舒畅、维护人格尊严,而且,
    2023-07-14
    447人看过
  • 依法起诉行政机关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对行政相对人起诉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收案范围规定得比较狭窄,只规定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两种情形。《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中规定公安机关(安全机关)依刑事诉讼法授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可诉,但对于公安机关不履行不可诉的行政行为能否构成可诉的不作为,法律没有规定。人民法院应尽量对此类案件作实体性审查,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基本案情】原告**通信业务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称金汇通信公司)。被告**市公安局。2009年6月29日下午,金汇通信公司**办事处一台电脑不知去向,该公司**办事处员工金某即拨打110报警电话。被告单位民警随即出警到现场。经调查,电脑是公司刚辞职员工唐某因为公司欠其工资搬走的。出警民警便于当日下午和次日下午分别通知金某和唐某到派出所接收询问,金某和唐某均证实上述事实。被告便口头告知原告此事应作民事纠纷调解的处警结果,同时建议双方协商处理
    2023-05-02
    86人看过
  • 论行政诉讼的依法应诉原则
    行政诉讼当事人
    一行为一诉讼”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基本原则。在一个行政案件中,当事人可以针对同一被告作出的行政行为提出多个相关联的诉讼请求,但不能针对不同被告作出的多个行政行为一并提起诉讼。除法律和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外,在同一行政案件中,针对不同行政机关作出的不同行政行为提起诉讼,不符合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一、二审与一审的关系(一)性质不同。归根到底,由于审判依据和审判任务的不同,两者在性质上有区别: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对行政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其性质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人民法院第二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其性质是对第一审裁判合法性的审查,是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特定争议最终予以解决。(二)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第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发生,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诉权而发生。(三)审查对象和范围不同。一审法院审查的对象是被告
    2023-03-10
    323人看过
  • 保障老年人权益,宪法有什么“行动”?
    众所周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作为根本大法,宪法除规定了诸如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等这类宏观问题外,还针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做出了一些列保障性的规定。为了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宪法就做了如下规定:一、首先为了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且国家要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二、其次为了保障劳动者年老后的收入和生活,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体现在哪些方面?赡养人的义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2023-05-06
    248人看过
  • 继承权保护理论及依据
    继承权保护的理论及依据:继承权是自然人享有的重要民事权利,继承权回复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2年内,继承人没有行使其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对其权利不再予以保护。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什么不享有继承权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继承人不享有继承权: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伪造与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5.以欺诈和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与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条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
    2023-07-21
    273人看过
  • 论行政诉讼对民生保障的实现
    举凡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公共福利、收入分配等旨在帮助人们过上更为体面生活的事务都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几乎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任何一个领域的民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二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三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社会生活复杂化趋势导致百姓与国家管理活动冲突不断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更需要行政诉讼这一民告官的渠道来维护人民的信心和尊严。行政诉讼制度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有效、最直接的法律制度之一。近年来,由农村土地征收、城市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劳动和社会保障、资源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行政纠纷较为突出,有效的利用行政诉讼,积极稳妥地处理好这些涉及人民基本生活的纠纷,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虽然存在着行政申诉、行政复议等行
    2023-06-06
    364人看过
  • 论宪法隐私权的法理基础
    内容提要:隐私权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种国际社会和各国广泛承认与保护的基本权利,保护个人隐私是维护人格尊严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宪法隐私权之法理基础在于维护人格尊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隐私的世界里,保护个人隐私已成为维系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伴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权发展,“隐私权已经或者正在成为一种国际社会和各国广泛承认与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①],透析宪法隐私权存在的法理基础有利于在理念、规范和实践层面哩清公权与私权之界限,防止公权力对个人私生活的威胁和侵害,构建完善的隐私权保护规范体系。一、宪法隐私权的产生和发展在美国,隐私权面目之变迁一定是最初提出它的布兰迪斯所无法想象的,它已从不受媒体侵扰的自由扩张到不受国家公共权力侵犯的权利,堕胎的权利……但变化的曲线并非任意,它在不断地趋近目标,即实现对个人权利和家庭价值的尊重,而学者的智慧、司法的实践、公众的参与、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等
    2023-06-01
    374人看过
  • 死者名誉权保护的理论依据
    一、死者名誉权保护的理论依据死者名誉权保护的理论依据如下:1.名誉权说。死者和生者一样享有名誉权并应当受到法律保护。2.准名誉权说。死者的名誉应受到保护,但死者不能像生者那样享有完整的名誉权,不能通过赋予死者名誉权的方式来保护死者的名誉,但是为了保护死者生前的利益,使生者的名誉不受损害,所以由法律明文规定,在名誉方面视同生者享有准名誉权。3.死者近亲属名誉权说。死者因为与近亲属有直接的人身关系,所以他的名誉好坏,直接影响到其遗属的名誉,保护死者名誉的实质和作用在于保护死者近亲属的利益,与其说死者的名誉受到民法的保护不如说死者近亲属的名誉权受到法律保护。4.死者名誉说。认为应该区别名誉与名誉权两个概念。名誉权作为人身权的组成部分只能由活着的人享有,但作为对人的名誉无论是死者还是生者都应是相同的,法律保护的应是死者的名誉。二、死者名誉权纠纷在什么法院有管辖权死者名誉权纠纷的法院有管辖权根据《民
    2023-07-07
    378人看过
  • 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一、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所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二、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含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首先,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三、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
    2022-07-04
    138人看过
  • 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一、消费地课税原则自由贸易要求对出口商品进行退税在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国的国内商品课税原则不同,需要协调统一各国的国内商品课税原则,以消除出口国对国内商品征税所产生的税收效应对世界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产生干扰和影响。国内商品课税原则有两种:一是产地原则,即一国政府有权对产自于本国的所有商品课税,而不论这些商品是在本国还是在外国消费。在产地原则下,外国商品在进口时无需纳税,本国商品出口时无需退税;二是消费地原则,即一国政府有权对在本国消费的的所有商品课税,而不论这些商品产自于本国还是从国外进口。在消费地原则下,出口商品退免税,进口商品征税。如果相互贸易的两个国家实行不同的国内商品课税原则,例如,出口国实行生产地征税,进口国实行消费地征税,就会导致国际双重征税现象的发生。同一批出口商品既要负担出口国征收的国内商品税,还要负担进口国征收的国内商品税,显然不符合国际公平税负的
    2023-05-04
    388人看过
  • 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变了过去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单一结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产权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如何从宪法的高度加强监督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私有财产保护法律制度,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必然导致我们对完善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制度的思考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制度是从共同纲领开始的,但真正建立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制度的是1954年宪法。从五四宪法第八条到第十四条,主要规定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和限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上来。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经济逐步恢复。在此背景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1982年宪法。我国1982年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1988年通过的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年通过的宪法第七条修正
    2023-05-07
    35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现行宪法与社会保障权的规定现行宪法与社会保障权相关的条文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4
      现行宪法关于社会保障权的规定现行《宪法》与社会保障权相关的条文包括第14条、第21条、第42条、第44条、第45条及第49条。内容包括:第一,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宪法》第14条第3款规定:“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这一规定将为国家适时提高人民福利、使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宪法基础。第二,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 为什么说宪法是依宪治国的理论核心, 为什么要规定法治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1
      因为:1、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理论核心法治国家的立法是民意的表达,其功能是为公民设立权利。实质意义的法治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由此而决定的法治的原则与精神无一不由宪法规定体现出来,宪法宣示着法治的理论内核。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实践核心首先,“依法治国”是实实在在的治国方略,而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不仅要求加强法制建设,而且要求把国家的一切建设包括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
    • 监察权是宪法的依据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1-09-29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监察权,通过使用监察权,监察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对人民是透明的,公正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有关监察权的各项规定,这些规定就是监察权的宪法依据,对制定监察法、设立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及其监察权提出一定的要求。《宪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
    •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依据什么事规定的?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2-03
      1、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2、法律依据《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
    • 保障参与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定依据
      浙江在线咨询 2021-08-05
      1、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的诉讼权利和人身悔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2、该原则的含义: (1)诉讼权利是诉讼参与人所享有的法定权利,法律予以保护,公安司法机关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