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宪法是依宪治国的理论核心, 为什么要规定法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为:1、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理论核心法治国家的立法是民意的表达,其功能是为公民设立权利。实质意义的法治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由此而决定的法治的原则与精神无一不由宪法规定体现出来,宪法宣示着法治的理论内核。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实践核心首先,“依法治国”是实实在在的治国方略,而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不仅要求加强法制建设,而且要求把国家的一切建设包括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尽可能地纳入法治的轨道,实现“法的统治”。而能够对国家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从宏观上、全局上进行调整和规范的只有宪法。其次,法治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治权”、“治政”、“治官”,在于防范政府权力的滥用。只有宪法,通过对国家权力的规范与制约,才能使国家权力在宪政框架内行使。3、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实现核心“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的宪法不是其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这就表明,宪法居于政府之先,政府是宪法的创造物,没有宪法,政府就成了无权的政府。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政府无权改变宪法。政府如果有改变宪法的权力,它就会专断独行,为所欲为。另外,从宪法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自从有了宪法,才有了对国家权力的最可靠、最有力的规范与限制,才有了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才有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相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
以宪法为核心的什么更为完备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形成。
2020.03.22 1,758 -
依法治国是什么时候写入宪法的
依法治国是1999年写入宪法的。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规定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在国家根本法中的正式确
2025.01.10 5,775
-
依法治国是根据什么规定的宪法
宪法。党的十五大(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
2022-03-21 15,340 -
宪法的依宪治国有哪些相关规定?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3]“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
2022-07-26 15,340 -
为什么说宪法是最根本大法而不是宪法
宪法,宪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以保障人权为目的,对社会进行制度安排的基本形式,经历了由单一的政治制度安排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全方位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国家内部政治力量
2022-03-04 15,340 -
宪法为什么是闲法违法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或称国家政要纲领),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法源根本,是一切法律法规制定与产本的母体与立法基础,作为宪法不可能把具体法、部门法、专业法、程序法等实
2022-03-15 15,340
-
00:56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0,907 2022.04.17 -
00:48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5,945 2022.04.12 -
01:09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什么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依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 1
3,9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