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合同期内不幸患病,却被单位无故解聘,这样的事该找谁解决?记者从市人事部门获悉,上海市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新法已于本周起施行,像赵先生这样不服单位解聘发生人事争议的,可先申请仲裁再上法院打官司。
据介绍,本市事业单位现有48万人,随着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争议呈上升趋势。今年1至3季度,人事争议来信来访已达7146件,市人事争议仲裁庭开庭72件,案件主要集中于合同解除、违约、服务期、培养费等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
上海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周茂生介绍,新法规定,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自行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解决。和过去聘用合同争议处理办法不同,新法新增加了申请仲裁的方法。针对过去人事争议要么强调调解、要么直接打官司,新法突出了“先仲裁再打官司”的解决方法,赋予了仲裁可以强制执行的司法权,同时规定人事争议不能直接上诉法院,须先经过仲裁,只有不服仲裁,再打官司。新的《办法》还首次将民办非企业单位也列入人事争议处理的调适范畴。
目前上海事业单位聘用发生的争议案件日渐增多。仅以上海市人事争议仲裁办公室为例,每周仲裁的人事争议案件少则1起,多则超过5起。但人事争议仲裁员仅有223名。上海有8000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近50万,仲裁员与事业单位之比为1∶36,仲裁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比为1∶2242。由于人事争议仲裁员大部分由人事干部担任,他们缺乏全面、系统的法律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力,阻碍了人事争议的有效处理,人事争议仲裁员队伍亟待补充,素质和能力也需要提高。
人事争议仲裁流程
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应当自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上海市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委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人事争议案件应当在60日内结案;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以适当延期,但不得超过30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人事仲裁”呼吁法律依据
尽管2003年度上海市人事仲裁委员会受理人事争议立案26件,并受理仲裁了其中16件,但上海人事仲裁其实主要还是在按照政府规章行事。昨天,市人事局局长丁薛祥在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视察活动中,呼吁本市应加快人才流动争议仲裁的立法进程。
目前,上海人事仲裁委员会主要受理事业单位与其受聘人员之间,因聘用合同及辞职、辞退发生的争议。根据规定,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或决定之日起仍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而人事仲裁是当事人提起人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只有对人事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书面仲裁决定或者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种情况不得解聘
■受聘人员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
■因工负伤,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至4级丧失劳动能力的
■患职业病以及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
■受聘人员正在接受纪律检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属于国家规定的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情形的
-
仲裁与诉讼的提起有先后顺序吗
385人看过
-
劳动诉讼一定要先仲裁吗
322人看过
-
医疗诉讼纠纷需要先行仲裁吗?
229人看过
-
劳动合同先仲裁再诉讼吗,仲裁是怎样的意思?
143人看过
-
劳动纠纷先仲裁后
248人看过
-
合同争议是否应该先仲裁再诉讼
185人看过
人事仲裁是指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根据争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人事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的活动。 在人事仲裁中,仲裁机构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进行调查、调解和裁决,以解决纠纷。 在人事仲裁中,当事人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 更多>
-
劳动仲裁起诉先后顺序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07如果是非一裁终局案件,双方在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15天内可以起诉到法院。如果是都起诉,那么起诉的先后顺序对于案件的最后结果没有影响,所以不存在先起诉占优势的说法。如果是一裁终局案件,用人单位无权起诉,只有劳动者一方有起诉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
-
民事诉讼是不是先要进行仲裁后可以起诉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03不是这样的,发生民事纠纷后,可以选择协商、调解、或者诉讼四个途径。究意采用何种途径去解决一个具体的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但是在劳动争议中,仲裁是前置程序,即必须先申请仲裁,才能进行诉讼。
-
合同可以先起诉后仲裁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当事人在书面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在发生纠纷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其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但仲裁条款或者仲裁协议不成立、无效、失效、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的除外。
-
先申请仲裁后诉讼的劳动争议如何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3先仲裁才能起诉的劳动争议有: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
-
劳动合同中约定仲裁或诉讼是不是要先仲裁?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131、遇到劳动纠纷问题,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与所属单位尽量达成和解,若达不成和解,劳动者应寻求单位工会的帮助。 2、如果双方调解不成功,第二步就需要进入劳动仲裁过程。此时,劳动者应准备好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的各类证据,比如劳动合同书、聘任书、协议书、单据、传单、信函等,还有物证及视听资料,之后,带着证据到单位注册地所属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时间一般较长,从申请到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