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2、治疗工伤所花费的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治疗不是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3、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一、工伤可以得到的赔偿有哪些
工伤可以得到的赔偿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安装辅助设备的费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待遇不变,单位按月支付,不超过十二个月;职工评定残疾等级的,享受残疾待遇;按月享受生活护理费,标准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二、工伤保险报销的范围包括哪些
工伤保险被保险人在约定的工伤医疗机构发生的与工伤有关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非工伤协议医院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诊诊断和住院医疗费用,按就近抢救原则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体规划区以外地区,因公出差、长期居住等,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
-
工伤等级赔偿标准是多少(劳动部门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223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工伤认定与工伤赔偿的程序与标准
115人看过
-
劳动法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认定工伤的条件)
353人看过
-
我国规定国家赔偿的标准有哪些?
82人看过
-
了解劳动者工伤认定后的赔偿规定
116人看过
-
工伤认定八级劳动赔偿标准是多少
260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员工工伤认定后归劳动部门赔偿标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8如果不是工伤死亡,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费用,出于人道主义应该支付慰问补助费。如果是工伤死亡,需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需要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保险条例》第
-
-
工伤鉴定标准劳动部职工工伤认定标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4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
-
工伤认定规定工伤赔偿标准及其赔偿部门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1《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对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组织进行技术性等级鉴定,适用本办法。”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4.5晋级原则规定:“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
-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按照国家的标准赔偿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8未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服、工作往来信息、证人证言、录音等可以证明你存在劳动关系证据,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等。具体数额须结合本人工资、所在省份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