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开病假条是违法行为,代开的病假条不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可以按旷工处理。
2、医生只能给亲自诊治的病人开具病假条,同时在病历、门诊登记表上做好记录,以备核对;病假书必须经医务科加盖公章方才有效。
3、一般门诊病人假条休息时间不超过7天,每次持续时间也不超过7天,连续休假时间不超过30天。
4、住院病人出院后,对短期内难以康复的严重疾病,可一次休假3-6个月。3个月必须经科室主任批准、签名,3个月以上的需医务科审核同意,假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
一、员工病假期间有哪些待遇?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4、劳动法第四十八条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
5、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
开病假条多少钱?病假条买卖行为是否合法
131人看过
-
代孕行为合法吗,代孕行为是否合法
481人看过
-
女的开一个月病假是否合法
118人看过
-
诊所是否会给你开病假单?
58人看过
-
休病假期间被开除是否合法?
353人看过
-
病假是什么?病假单是医院开具的吗?
363人看过
病假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病假期劳动者可照常拿工资,对于病假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 更多>
-
现在的合法的病假单代开的手续是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2员工如果身体不舒服,想请假,那么就要到医院找诊断医生,医院会开具的《病假证明书》,证明书要由主治医生签名并加盖医院公章才能有效。凭借《病假证明书》找诊断医生开具病假条。
-
上海代开病假单的费用是多少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9所谓直接开是什么意思?直接过去说我要病假给你病假单?那不是熟人是不会给你的。因为病假单要医生开,而医生要对你的病假单负责。 一般做这种事情的话,找个小医院,只要非三甲都可以。其实三甲也可以,只是排队太长。 好了,找个小医院,不怎么排队的那种。然后挂个号,和医生说你要开病假单。医生会给你的。一般情况下·医生会要你买点药,你就答应。让他开处方,然后别去买药的地方付钱就好了。 拿着病假单到护士那敲章。一
-
-
单位开病假条时,只给员工开病假条,这样的单位是否符合规定性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08病假条与疾病诊断证明书是两个概念,病假条即职工向单位因病申请看病或休息的书面报告。有些单位请病假不用书面申请,给领导打个电话即可,这就是所谓请病假。有些小病不用上医院,单位允许在家休息也行。有些疾病诊断证明书上载明休息某天,这只是建议,并无法定的效力。这要看单位是如何规定的。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凡看病必须要请假(或请假必须有书面报告),凡休息必须有医院的疾病诊断证明(载明了休息的时日)。对于所以你说
-
假装生病病假的病假单开具流程是什么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6没有生病不可以开病假条。病假条是医学证明书,职工到用人单位指定医疗机构就诊,经执业医师诊查之后出具医学诊断证明书。《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三条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劳动部、国务院经贸办、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