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获得后悔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8:44:14 166 人看过

2014年3月1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施行。同期,工商总局也公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两大法规保障消费者权益

新《消法》对网购列出了几条相当苛刻的条款,其中最抢眼的规定是赋予了消费者后悔权,即除因产品性质不宜退货的,无论是否存在质量缺陷,消费者都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办法》对于店铺实名制、消费者七日内退货、禁止刷评价,以虚构交易提升商业信誉等都作了具体的规范,被业界视为对新《消法》的补充和细化。两个法规的实施意味着广大用户可以拥有更完善的网购消费保障。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购市场颇有野蛮增长的态势。而自今年伊始,国家开始加大对电商销售行为的规范力度,给该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根据市场反应,买家欢欣鼓舞,网络店主则喜忧参半,备感压力。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国家对电商经营行为的规范,虽然在制度和实施方面仍需细化,但从长远来看,绝对利大于弊,对于我国整体的网购市场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一方面,买家在网络上的消费权益将得到保障,网购消费诚信系统也将逐步建立起来;另一方面,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商企业的集中度将更高,市场将更加规范,网购经营者也会建立更加完善的销售模式。

后悔权的有关法律知识

一、后悔权的定义

后悔权通常是指赋予消费者的一种权利,即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如对消费行为产生后悔想法,可以在法律规定的合理期限内根据本人意愿将所购商品退回给经销者,并无须说明理由,也不需承担费用。

后悔权制度的实行,实际上是为广大消费者营造出一个消费冷静期,使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商品后的一定时期内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作出更为理性的判断,并有权采取相应的退货行为,从而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新消法》对于后悔权的具体规定

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除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在到货之日起7日内无理由退换货。除了天猫、京东、苏宁易购B2C电商平台之外,该规定同样适用于淘宝等C2C电商平台。

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除了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已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以及交付的报纸期刊等4种商品之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实际上,在此之前为了吸引消费者,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B2C电商已经推出了7天退换货的服务措施。消费者对于网购退换货的不满主要集中于淘宝之类的C2C电商平台,此次新消法或将对淘宝商家产生较大的冲击。一些淘宝商家担心出现恶意退换货将增加自己的成本;而一些消费者则担心新规在淘宝上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对此,淘宝官方回应,淘宝现有退货流程基本可以最大限度维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卖家进行退货操作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以申请淘宝小二介入。而对于消费者的担心,淘宝官方表示,即日起,7天和超过7天退货的服务将在淘宝店铺中大范围铺开,相关宝贝将被打上7和7+的标识,方便消费者辨认和选择,现在已经有近1.5万淘宝卖家主动承诺并申请提供长达15天的退货服务,有386万商品设置了超过7天的退货服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20: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什么才算是消费者的获得赔偿权
    消费者的获得赔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商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其内容是只要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在客观上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或荣誉上的损害,不管主观:是否有过错,受害者都有权要求赔偿或其他救助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2024-04-26
    469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拟赋予买房者后悔权
    后悔权:即冷静期制度,是消费者单方解除或撤销合同的权利。修改后的《消法》应拓展消费品的外延,把奢侈型、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品都纳入进来,比如教育、旅游、互联网服务,以及奢侈品消费。三类商品交易活动应当适用后悔权制度:网上交易;先交钱后签合同的消费行为;交易额巨大的消费行为,比如购买汽车、房屋等。——中消协副会长刘教授迎来首次大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已经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规划,由于其与消费者维权息息相关,因此,修改可能涉及的方向及内容变化也颇为引人关注。昨日,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教授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消法》修改的大方向和趋势进行了介绍。据悉,于去年10月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实施了15年。新《消法》应向消费者适度倾斜记者:您认为《消法》的修改在指
    2023-06-07
    162人看过
  • 消费者“后悔权”应适用更多商品
    刚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它赋予了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的消费者可以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有学者称之为后悔权。值得关注的是,这会不会促发消费者滥用权利,从而对经营者不公平呢?常识告诉我们,合同履行后,基于合意和诚信,只有在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时,出于保护消费者的需要,才会允许退货。不过,这仍然属于须有理由退货的情形,但不能够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然而,在很多的消费领域,信息是很难得到充分展示的,因而,消费者的知情权是很难得到保障的。比如许多消费者在网上看衣服商品时挺满意的,就按照自己的尺码订购,但拿到手试穿后就可能发现并不合身,这并不是因为经营者刻意隐瞒信息,而是因为没有试穿。这种情况在很多领域总是存在的,的确难以克服,从这一角度来说,不让消费者拥有后悔权的确不公平。因此,后悔权实是对其知情权的补充,强化了对其权益的保护。然而,
    2023-06-07
    491人看过
  • 消费者后悔权,施行半年纠纷多
    有必要针对消费者后悔权纠纷的特点,用制度加维权真正使消费者后悔权从纸面落到实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征求意见稿)》10月4日前公开征求意见,规定:商家须承担无理由退货义务,违反规定者,或面临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被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除定做、鲜活易腐等几种情况外,网购商品可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些规定,意味着七天无理由退换已经从网购平台的自律准则上升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消费法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空白,可谓打上补丁;对已制订20年的法律,可谓系统升级。如今,虽然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政策实施已经实施半年,而在此前,不少大型电商平台更是率先实行,但从实践来看具体的方式和效果却并非如想象中如意。比如规定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什么叫完好,商家与消费者各自理解不同,难免产生新的纠纷;再比如7日无理由退货,如何界定7天的有效期,以及物流延迟、退货过程发生
    2023-06-07
    377人看过
  • 网购“后悔权”考验消费者诚信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消法》)目前已正式进入二次修改程序,其中由非固定场所销售方式购买的商品30天内可以退货的新规定引起外界广泛讨论。新《消法》为买家增设的后悔权让不少网友拍手叫好,而不少商家却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认为新增的后悔权缺乏监管制度,仅凭消费者的诚信度来支撑会使商家处于劣势地位。根据《消法》原第九条显示,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笔者在修订稿中发现,《修订》第九条新增:对通过电话销售、邮售、上门销售等非固定场所的销售方式购买的商品,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品后30日内退回商品,并不承担任何费用,但影响商品再次销售的除外。据某网络平台近期发起的一项关于网购、电视购物30日退货主题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175位网友中有超过六成网友对于30日可退货规定表示支持,不过同样有过半网友认为这一规定不能真正执行。网友天外飞仙说:我已经在网上买过好几次假货了,如果能增设后悔权,消费者
    2023-06-07
    309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应该找谁获得赔偿
    (一)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二)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三)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四)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五)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六)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一、食品安全法包装破损怎么赔偿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
    2023-06-28
    294人看过
  • 消法修改热点:消费者不能滥用“后悔权”
    刘俊海:现行消法有五方面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刘俊海说,在过去15年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等发挥了极大作用,但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现行消法呈现出五方面问题,比如在消法适用范围、消费者权益外延、商家消费者义务明文列举、执法体制等几方面存在局限与不足。>>详细刘俊海:消法修改向消费者适度倾斜将捍卫真正平等刘俊海说,此次消法修改,一定要放在今年党和国家确定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中去考虑,要从制度上构建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长久之策。新消法修改要体现以人为本、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相结合、向消费者适度倾斜等五大指导思想,其中贯彻向消费者适度倾斜的原则可以真正恢复商家和消费者真正的平等地位。刘俊海:消法应把文化生活消费作为重要调整对象刘俊海说,消法的适用范围要进一步拓展。从消费层次来讲,生存型发展,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奢侈型消费都应该纳入进来。除了囊括物质性消
    2023-06-07
    349人看过
  • 欺诈消费者如何获得赔偿?
    对于消费欺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从新消法的规定中可以知道,要是经营者对消费者有欺诈行为的话,那么,按照规定需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而要是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则就赔偿五百元。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了消费欺诈,我们应当如何维权呢?当消费者受到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侵害时,可通过以下途径要求经营者给予双倍赔偿: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消费欺诈行为表现有哪些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3、销
    2023-07-11
    55人看过
  • 调价需先获得消费者信任
    下个星期四,深圳就要举行天然气的价格听证会了。虽然听证会这种形式看起来很民主,可是,在深圳的各大网站,大家还是对天然气的涨价方案弹多赞少。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价格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对多数家庭而言,天然气涨价之后,每月增加一二十块钱的开销,绝对数字并不可怕。大家真正感到困惑的是,我们如何才能相信燃气集团提供的数据和理由,也就是说,如何消除不信任才是问题的关键。不要小看这种不信任,只要信任的基础不建立,多好的制度都是白搭。纵观整个世界,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的价钱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敏感,但越是发达国家,越是有一套成熟的办法来消除公众和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最有效的办法首推竞争。现在,全球最流行的燃气定价模式当数从英美起源的结构分拆模式。具体的做法是,把天然气的生产、销售、运输、配送分拆开来,把生产和销售视为竞争产业,任何企业都可以进入。而高压管道的运输和城市管网的配送则被视为自然垄断行业,往往是一
    2023-06-07
    332人看过
  • 为何消费者维权难以获得双倍赔偿?
    【消费者赔偿责任】消费者为何难获双倍赔偿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主题是消费与责任,北京西城法院与区工商分局及消协召开座谈会,并通过近期案件的调研情况分析了消费纠纷的热点问题。记者从中发现,消费者越来越善于利用消法维权,甚至只要发现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出现瑕疵,就以欺诈追究商家责任,到法院起诉双倍索赔。事实上,法院认定欺诈有一定的标准,很多消费者因为自己的认识误区输了官司。一,大商场频发标识不当纠纷消费者双倍索赔鲜获支持大商场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可以信赖的,但是近来,大商场却频繁出现销售的商品实际成分与标识不符的情况,大商场众多的北京西城区去年一年发生类似商场被诉案件数十件。可大多以消费者撤诉或调解解决,在形成判决的案件中,鲜有消费者获得双倍赔偿。王女士在首都时代广场花1196元买了两条pantera牌长裤,吊牌上注明的面料成分是65%羊毛、35%涤纶。此后,她把裤子送到国家棉纺织质量监督
    2023-07-02
    233人看过
  • 消费者受伤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1995年3月8日,17岁的贾国宇与家人及邻居在春海餐厅聚餐,就餐时被爆炸的卡式炉燃气罐炸伤,容貌被毁。贾国宇一家将卡式炉的生产厂家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贾国宇获得治疗费等17万余元以及包括精神损失赔偿在内的残疾赔偿金10万元。17岁的花季少女,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变成一位容貌被毁、劳动能力受限的受害者。她关于精神抚慰金赔偿的请求,获得法院的支持,这在我国法院办理的同类案件中还是首例。此案打开了我国消费者人身受到伤害要求精神赔偿的大门。随着消费者权益受损后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层出不穷。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公布实施,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精神赔偿的范围、标准,以及可诉讼主体。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把赔偿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等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扩大适用到一切人身伤害领域,消费者受伤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不再是疑难的事情。(文中
    2023-06-07
    328人看过
  • 消费者后悔权制度是否应该实行
    应该实行。原则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的合理期限内拥有后悔权,可以无条件退货,其中适用于网上交易,先交钱后签合同的消费行为以及交易额巨大的消费行为(比如购房与购车)等三类商品交易活动。在我国消费市场上,始终进行着一种反常的交易行为:越是价值不高的商品,商家往往承诺“三包”,消费者甚至可以因购买后悔而向商家退货。这种无条件“退货”制度,在诸多城市的大商场早已司空见惯。但是,交易额巨大的消费行为,比如购买汽车、房屋等,多年来,事实上一直遵循着“一旦售出,概不反悔”的“潜规则”,即使消费者所购置的这类商品有瑕疵,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后悔,除了徒悲叹之外,他们别无诉求方式,因为消费者维权找不到法律援助途径。而消费者恰恰就在这些大宗商品交易上缺乏“后悔权”,一旦签订购买合同、交纳价款,消费者的个人意愿则完全被绑架了,几乎没有了“话语权”,只能被动被房产商牵着鼻子走。商品房有质量问题,退房无门;社区绿化面
    2023-11-25
    445人看过
  • 消费者可以获得的赔偿范围
    根据《消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则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应给受害者支付下列费用:1、医疗费。包括治疗、检查、医药、手术、住院费等。医疗费必须是受害人因消费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及疾病而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2、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当受害人受害的程度比较严重,医院决定需要专人护理时,所支付的护理费。3、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因伤不能正常工作而减少了收入,误工日期按实际伤害程度及恢复情况并参照出院后医院的休假证明等认定。赔偿标准依照受害人的工资或实际收入的金额计算。如国家或当地政府另有规定则依规定。4、其它费用。直接产生的如去医院所支付的交通费,因伤必须购买的营养费等。营养费应根据医生的诊断而定。造成消费者残疾的,除赔偿上述的费用外,还应支付以下费用:1、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受害者因残疾而购买的功能辅助
    2023-06-07
    169人看过
  • 买车“后悔权”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延伸
    实施了15年之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目前正在修订之中。6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某介绍了《消法》修改的大方向和趋势。他表示,《消法》修改应着眼于拓宽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扩大该法的调整对象。而且,要建立冷静期制度,也就是后悔权制度。原则上让消费者在合理期限内可以无条件退货。刘某认为,消费者的后悔权制度未必适用于所有消费行为,但网上交易;先交钱后签合同的消费行为;交易额巨大的消费行为,如购买汽车、房屋等三类商品交易活动应当适用后悔权制度。消协声音旨在鼓励大胆消费有媒体连线刘某,就买车后悔是否可行请他发表了看法。刘某表示,目前《消法》修订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引入后悔权制度反映了众多消费者包括部分商家的心声,很多法学界人士也认为有必要将后悔权制度纳入《消法》。他解释说,后悔权是一个大众化的通俗说法,法律上称为消费者犹豫期或冷静期制度,是指消费者在合同成立并生效之后依
    2023-04-24
    484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消费者是否有权获得消费者服务的确权书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7
      这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经营者的义务中提到的条款。第二十一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 获得获得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29条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26
      从事修理、加工服务的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双方约定提供服务,按期交货,保证质量。提供服务时,应当事先告知消费者修理、加工所需要的零部件、材料、价格、期限等情况。经营者不得偷换零部件或者更换不需要更换的零部件,不得虚列修理项目或者谎称更换零部件。经营者对修理的部位应当予以包修,包修责任期不得少于六十日。包修责任期自商品修复交付消费者之日起计算。
    • 消费者知情权要怎么才能获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22
      可以选择以下维权方式: 一、协商和解。 二、投诉调解。 三、行政申诉: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 四、提请仲裁: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 五、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
    • 消费者获得举报奖励后,还能获得十倍赔偿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8
      可以获得。出台“消费者举报奖励办法”的是什么机构消费者获得举报奖励是履行该办法;获得十倍赔偿是消协和工商局对售假者的惩罚,两者并不矛盾。
    • 消费者获得有关知识权是指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5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获得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主要有:有关消费观的知识;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知识;有关市场的基本知识。第二,获得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指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和消费争议解决途径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