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劳动仲裁可以解决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9:05:18 240 人看过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劳动仲裁受案范围,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三)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社会团体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五)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

劳动仲裁不服上诉解决办法

劳动仲裁不服上诉流程,具体包括:

1、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向仲裁委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并且提交相应的材料,如起诉状、劳动仲裁裁决书等等。

2、如果再次对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最后由上一级法院作出裁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5: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文章
  • 劳动仲裁解决津贴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津贴争议能申请劳动仲裁。津贴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工资包括用人单位以各种形式支付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因此,津贴问题发生的争议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下列劳动争议:(一)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三)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广播电视天线工岗位津贴问题的批复广播电影电视部:你部《关于调整广播电视天线工岗位津贴标准的报告》收悉。经研究,同意你部拟订的《广播电视天线工岗位津贴暂行办法》,请按照执行。附:广播电视天线工岗位津贴暂行办法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发射天线不断增高。为了合理地解决
    2023-07-03
    57人看过
  • 外地老板的劳动问题:劳动仲裁解决方案
    不可以申请异地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仲裁适用范围是怎样的1、劳动仲裁适用范围: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其他。2、法律依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
    2023-07-08
    495人看过
  • 社保缴纳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得到解决?
    社保缴纳问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医疗期社保缴纳问题工伤医疗期间,企业不得解除或终止其劳动合同以及作开除、解雇、辞退处理。工伤医疗期满后仍需治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给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本人受伤前十二个月内的月平均工资收入。工伤医疗期满或者评定伤残等级后,应当停发工伤津贴,改为享受伤残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
    2023-07-04
    240人看过
  • 自己怎么申请劳动仲裁能解决问题吗
    一、自己怎么申请劳动仲裁能解决问题吗劳动者在面临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时,自行申请劳动仲裁确实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这一方式,劳动者能够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争取应得的权益和补偿。要想成功申请劳动仲裁并解决问题,劳动者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确保自己的申请符合法律要求。1.劳动者需要明确自己的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这是确定劳动仲裁管辖机构的关键。只有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才能确保申请的受理和后续程序的顺利进行。2.劳动者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资料,以证明自己的主张和权益。(1)这些证据资料可能包括工作记录、工资单、劳动合同等文件,以及可能的证人证言或其他相关证据。(2)在准备证据时,劳动者需要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在仲裁过程中得到认可和支持。3.劳动者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申请。(1)这包括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诉、填写相关表格、缴纳仲裁费
    2024-07-21
    72人看过
  • 缺少劳动合同时,如何解决仲裁问题?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你要求双倍工资赔偿的;2、你能找相关同事问到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就可以去工商局的官网上查询到公司法人是谁;3、你的劳动合同期限如果不够3年的话,试用期约定是不能超过3个月的,此公司这点就是违法行为。如果没有劳动合同怎么仲裁没有劳动合同,仲裁分申请、受理、开庭和裁决四个步骤。具体流程如下:1、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3、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5、仲裁庭开庭审理、调解;6、仲裁机构依法做出裁决。
    2023-07-02
    336人看过
  •  劳动仲裁证据不足问题的解决方法
    由于证据不足,当事人可以继续搜集证据,同时,证人证言也可作为证据之一。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需在指定期限内提供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在劳动仲裁中,举证责任倒置,公司需提供相关证明,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由于证据不足,我们可以继续搜集证据,同时,如果有相关证人愿意出庭作证,这些证人证言也可以被视为证据之一。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一般而言,举证只要有相关劳动证明就可以,比如工牌,工资单,社保卡等等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举证责任倒置,由公司提供相关证明,如果不提供,公司就要承担不利后果。 如 何 应 对 劳 动 仲 裁 证 据 不 足 的 情 况 ?劳动仲裁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但证据不足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劳动仲裁结果不公。在此,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如何应对劳动仲裁证据不
    2023-09-13
    282人看过
  • 对劳动仲裁不满意该如何解决问题
    一、对劳动仲裁不满意该如何解决问题对劳动仲裁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问题,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劳动仲裁怎么管辖劳动仲裁的管辖为: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两地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起诉,劳动争议
    2023-07-28
    386人看过
  • 劳动仲裁解决的问题包含哪些类型?
    劳动争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以下几种:1、按照劳动争议当事人人数多少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个人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有共同理由的劳动争议。2、按照劳动争议的内容,可分为: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等。3、按照当事人国籍的不同,可分为国内劳动争议与涉外劳动争议。国内劳动争议是指中国的用人单位与具有中国国籍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涉外劳动争议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劳动争议,包括中国在国(境)外设立的机构与中国派往该机构工作的人员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4、按照劳动争议的客体来划分,可分为履行劳动
    2023-03-11
    134人看过
  • 不发工资劳动仲裁多久能解决问题
    1.不发工资劳动仲裁一般在四十五日内解决,最长不会超过六十日。2.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对劳动仲裁结果拒不执行的,当事人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强制执行。一、经济仲裁流程怎么走需要多少天仲裁流程需要一般一个月左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二、仲裁庭审理劳动纠
    2023-03-10
    389人看过
  • 没有交纳社保,可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不可以,公司没有交社会保险,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确属于劳动争议。欠缴社会保险费或未按规定的工资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主张予以补缴的,一般不予受理,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年终奖少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年终奖少发可以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2、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3、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4、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
    2023-07-04
    242人看过
  • 如何解决劳动仲裁判决未被履行的问题
    劳动仲裁判决后对方不执行的规定: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劳动仲裁判决后多久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呢劳动仲裁判决后,当事人未按照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履行,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劳动仲裁裁决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裁决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2023-07-06
    178人看过
  • 员工劳动仲裁中保险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工厂拆迁员工可以要求赔偿吗为了安抚职工情绪,保护职工基本权益,很多地方都有相应的企业职工安置政策。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员工一定的补偿,补偿有一定的政策标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六
    2023-07-04
    164人看过
  •  是否可以通过仲裁解决赔偿问题?
    劳动仲裁可以帮助当事人获得赔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以下劳动纠纷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关于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关于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争议;关于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的争议;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的争议;关于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纠纷。劳动仲裁可以帮助当事人获得赔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以下劳动纠纷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一)关于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二)关于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争议;(三)关于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的争议;(四)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的争议;(五)关于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纠纷。 【 劳 动 纠 纷 】 仲 裁 能 解 决 哪 些 争 议 ?劳动纠纷争议解
    2023-09-16
    347人看过
  • 仲裁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上诉吗
    一、仲裁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上诉吗仲裁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起诉,一般不说是上诉。如果是劳动仲裁,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是其它仲裁,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如果事先选择了仲裁解决纠纷,仲裁裁决作出之后,就不能再就该商事纠纷向法院起诉。二、仲裁书下来多久才能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之后的十五天左右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具体情况如下:1.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也就是仲裁裁决书下达后,在15日内,双方不服,可以上诉至当地的人民法院;2.如果15日内双方未上诉,裁决书生效,申请人可以拿着裁决书去单位执行;3.如果单位拒绝支付裁决书上支持的请求,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的执行庭去申请强制执行,强制
    2023-07-03
    14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劳动仲裁
    相关咨询
    • 解决劳动仲裁问题需要请律师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2-10
      1、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参加仲裁活动,也可以自行参与。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 能否申请劳动仲裁以解决强制调岗问题
      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15
      如果我们的公司想要给员工更换新的职位,但员工不同意,我们需要先查看他们签署的劳动合同中是否规定了具体的工作职责或工作岗位。如果合同中有规定,我们需要员工本人同意才能进行调岗。如果员工因为这个问题选择离开我们的团队,我们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给予他适当的赔偿。但是,如果调岗不是单方面强行决定的,例如整个部门被撤销或调岗没有针对性、惩罚性质或侮辱性的因素,那么我们无法要求赔偿。
    • 因为自身问题断交了,可以劳动仲裁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19
      生育险属于社会保险,而由社会保险引发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
    • 法律问题为什么企业怕劳动仲裁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6
      如果企业确实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才会怕劳动仲裁,如果遵守法律法规的则不会惧怕。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申请劳动仲裁能解决拖欠工资问题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7
      依据为《劳动仲裁调解法》第27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