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与无罪推定的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8 09:41:07 398 人看过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条文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无罪推定是一种典型的直接推定,无须基础事实即可证明无罪这一推定事实的存在。换言之,证明被告犯罪的责任由控诉一方承担,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任何受刑事控告者,在被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推定无罪。

什么是无罪推定

无罪推定,指任何人在未经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检察院起诉被告人犯罪事实和证据,应当做出无罪排除的行为。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2.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3.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30日 10: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罪刑法定相关文章
  •  刑事责任与刑事审判:疑罪从无与无罪推定的理解
    无罪推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它意味着在未经依法定罪之前,任何人都被视为无罪。这一原则有助于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问题,进一步明确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和疑难案件的正确解决。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基本人权之一。无罪推定是一种法律原则,意味着在未经依法定罪之前,任何人都被视为无罪。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作出不起诉决定。确立意义:无罪推定,有利于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和疑难案件的正确解决。(一)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除以上内容外,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
    2023-10-25
    347人看过
  • 无罪推定与疑罪从无的基本概念
    无罪推定原则的意思:无罪推定原则是指任何人在被法院确定有罪之前都应把其当成无罪的人对待,即推定为无罪。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生标准。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的法律原则。疑罪从无与无罪的区别疑罪从无是指如果用以证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证据不足、事实不清,达不到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则推定该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无罪。实际上是“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的体现,更多体现为程序上的无罪;但是无罪则可能是被指控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证实没有犯罪事实,是实体上的无罪。《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
    2023-07-18
    462人看过
  • 刑法中的刑与罪的区别及法定刑与宣告刑的关系
    宣告与宣判的区别如下:1、宣告刑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法定刑由立法机关确定;2、宣告刑是法院对具体被告作出的判决,法定刑是通过立法程序修订而成;3、宣告刑是具体的定罪与量刑,法定刑包括相关规定的所有定罪量刑;4、宣告刑要以法定刑为法律依据。还有就是宣告刑属于具体的司法实务适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范畴,而法定刑属于立法规范层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区别是什么宣告失踪,是指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神情,依法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自然人为失踪人,以确定其财产关系的一种制度。宣告死亡,又称推定死
    2023-07-18
    139人看过
  • 人权保障与无罪推定
    家庭共同财产
    人权观念来源于自然法学派的天赋人权的观念。人权天赋,意味着个人的权利应是自然形成的、人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它们是天生地存在于人的特殊本性之中。现代法治的核心是人权保障,尊重人权、保障人权是我们制定法律的目的之一,也是法律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人权保障最基本的是人权的司法保障,而无罪推定原则正是体现了人权的司法保障。换言之,要实现人权的司法保障实行无罪推定原则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无罪推定原则是一条人权保障原则。[①]最终,人权只能在法律得到遵守和实施的国度里获得实现的机会。一个法律不再起保护作用的国家,也不再能够保障人权。[②]事实上,在法治国家,人权实践上完全是通过法院得到保障和实施的。法官的任务就是解释宪法和成文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以便确定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有效,法官和法院是为宪法和法律确认的权利服务的。所以,如果法官与法院都不能保障人权,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权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一
    2023-06-22
    154人看过
  •  量刑与定罪的区别及联系
    定罪是指确认和评判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构成的是轻罪还是重罪的刑事司法活动。量刑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刑事法律,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构成的是轻罪还是重罪的确认与评判,被称为定罪。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刑事法律,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 定 罪 与 刑 罚 裁 量 的 区 别定罪与刑罚裁量的区别在于,定罪是指法院对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作出的判决,而刑罚裁量则是指法院在定罪后,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对刑罚进行量刑的判断。两者的基础法律原则是一致的,都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在定罪阶段
    2023-09-11
    270人看过
  • 法律定罪无罪还是有罪推定?
    一、法律定罪无罪还是有罪推定?无罪推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没经人民检察院依规裁定,对所有人都不可明确犯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最终阐述后,法官公布休庭,仲裁庭开展评定,依据早已查清的客观事实、直接证据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各自作出下列裁定:(一)案子证据确凿,直接证据的确、充足,根据法律法规评定被告犯法的,理应做出犯法裁定;(二)根据法律法规评定被告没罪的,理应作出无罪判决;(三)无证据,不可以评定被告犯法的,理应做出无证据、控告的违法犯罪不可以创立的无罪判决。二、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能判断有罪。但是它只是有限的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些精神而已。因为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在确定有罪之前应视为无罪,而规定是说在确认有罪之前不能当成有罪。实际上,这是一种含糊的说法,表现了一种存疑的态度。这于逻辑似乎说不通。三、无罪推定的法律规定是什么?首
    2023-04-20
    153人看过
  • 罪刑法定与刑罚个别化——罪刑法定的重构
    一、罪刑法定之溯源罪刑法定原则也称罪刑法定主义,指定罪量刑必须按照法律明文规定。也即是说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即使行为的危害性很大,也不能对其定罪处罚。对罪刑法定原则作经典性表述的是德国古典刑法学派的冯。费尔巴哈,他在1801年所著的德国刑法学教科书中作了如下表述:无法律则无刑法,无犯罪则无刑罚,无法律规定的刑罚则无犯罪,或者说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因为是保障人权必要工具,已是现代各国刑法中的铁律。罪刑法定的最初思想渊源是英国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该宪章第39条规定:不经适合其身份的合法审判和国家法律,任何人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或不得被驱逐、施暴和被剥夺法律保护。这个规章体现了限制王权、保障人权,具有罪刑法定原则的某些本质内容,但它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服务的,还不是以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为目的的现代罪刑法定原则。之后,因中世纪刑罚残酷、无人道,司法
    2023-04-22
    178人看过
  • 疑罪从无是什么意思,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区别是什么
    一、疑罪从无是什么意思疑罪从无的意思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审判阶段是适用疑罪从无的典型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享有选择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权利。二、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区别是什么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区别:无罪推定是一种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和精神,较为抽象,适用于判决前的各个诉讼阶段,是一种假定,是一种态度;而疑罪从无则是一个操作性的原则,很具体,主要适用于事实存在疑问的情况下,是一种解决方法;无罪推定是判决确定有罪前,推定为无罪,主要作用是防范错案,并防止司法人员先入为主,事实上就是要求要客观中立的办案;而疑罪从无是在具体事实搞不清楚的情况下,做有利于被告人的推定,即视为没有发生过这种事实,事实上就是要求宁可放纵犯罪,也不能冤枉无辜。三、疑罪从无是刑法基本原
    2023-06-19
    335人看过
  • 过错推定与无过错推定如何区分
    过错推定与无过错推定的区分方式为:无过错责任的考虑因素不包括当事人的过错,损害发生就应承担责任,不存在免责的事由;而过错推定承认加害人有反驳的机会,在存在不可抗力时,也有机会免责。过错推定与无过错推定如何区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2022-07-10
    498人看过
  • 定罪免处与定罪免处的区别
    定罪免处是指判决被告人有罪,但是由于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缓刑是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两者的区别在于,定罪免处免予刑事处罚,不再执行刑罚。而缓刑是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给被告人一定期限的考验期,考验期内如果不违法相关规定、故意犯罪或者发现漏罪,那么考验期满,被告人不再执行刑罚,但是如果缓刑考验期内被告人违法相关规定、故意犯罪或者发现漏罪的,将会被撤销缓刑,执行所判处的刑罚。一、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是什么意思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指的是犯罪分子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考验期为一年。在缓刑考验期的一年内,如果犯罪分子表现良好且没有再犯或被发现新罪的,则原判的六个月可以不再执行,如果在考验期内,出现新罪等情况,则需收监。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
    2023-03-10
    470人看过
  • 刑讯逼供与有罪推定
    被过滤广告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在这起黑社会案件中,到底有没有发生刑讯逼供的行为。但是,我们要问的是,让刑讯逼供的嫌疑人自己出庭作证,否认与自身有关的指控,这公平吗?这符合程序正义的原则吗?首先必须承认,在审讯除了办案的警察外没有其他人在场作证的情况下,对于是否发生刑讯逼供的行为,让法庭去查证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往往变成被告人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的局面。但是,这并不表明刑讯逼供就是一个“死无对证”的问题。任何问题都有它的两面性,刑讯逼供也不例外。正因为审讯时只有警察在场,嫌疑犯处在绝对的弱势地位,完全被置于警方的控制之下,因此,警察对嫌疑犯的人身安全,包括审讯程序的正当性,负有唯一的责任——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推断,警察对嫌疑犯绝对控制的权力,形成了对由此导致的一切非法行为承担责任的绝对义务。问题的症结在于,到底应当由谁来承担刑讯逼供的举证责任?现行的普遍做法,是让审讯机关自行出具证明,自证
    2023-06-03
    204人看过
  • 浅论民法精神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区别
    纵观民事裁判的全部过程,无不遵循着一条规则,法律有明文规定时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时参照一般法理,上述规则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句话:即穷尽法律规则,方得法律原则,而与民事裁判相比,刑事裁判则沿用的是严格的罪刑法定主义制度,即法无明文不为罪原则,两者之所以会存在差别是由于其所调整的对象和适用的范围不同所决定的。民事法律主要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例如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民法更多关注的是人的自由,本身并不具有惩罚色彩,如果一味照搬法条,以法无明文为由拒绝裁判,定会对当事人的诉权造成影响,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也根本的违背了民法崇尚自由的精神,而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更多的是公权力的介入,而且从刑法体系的构成看,对犯罪行为的惩戒是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具有很浓厚的惩罚色彩,所以进行定罪量刑时必须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如果在法律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对当事人定罪,将会严重侵害
    2023-06-07
    270人看过
  • 职务犯罪与贪污罪的法律定义与区别
    1、两者主体要件不同,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2、两者的犯罪行为不同,职务犯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3、两者犯罪对象不同,职务犯罪的对象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而贪污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共财物。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职务犯罪的要件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但法律没有对贪污罪数额作限制性规定,当然如果犯罪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5、最高法定刑不同。职务犯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职务犯罪辩护与一般罪名辩护的区别1、专业从事职务犯罪辩护工作与研究。例如: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都是我国刑法分则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罪名之一,因为本章节犯罪中,犯罪
    2023-07-07
    460人看过
  • 我国是无罪推定还是有罪推定
    无罪推定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应用的定义,但是在法律规范自身,远远地没有在我国社会发展那么被普遍应用。最先无罪推定,是一个在刑事诉讼法中应用的标准。但这一标准并不是在刑事诉讼法的所有环节都应用的,比如在审查起诉,一切一个国家的理论都不容易说在审查起诉务必应用无罪推定,实际上在审查起诉一丝不挂的便是有罪推定,假如行为较大,坚决就抓。审理案件的警员秉着的便是猜疑一切有关系的人的构思开展侦破。一、何谓无罪推定其诉讼价值何在该如何贯彻这一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因此,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应该说这一原则对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诉讼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罪推定原则,是以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为目的的,而与之相适应的审判方式也必然是强调控辩平等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我国法律规
    2023-02-22
    150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罪刑法定
    相关咨询
    • 无罪推定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的区别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0-29
      第 一、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针对一个行为是否有罪;而无罪推定原则所针对的是一个嫌疑人是否有罪。 第 二、所依据的法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的依据是刑法,为实体法;而无罪推定原则所依据的是刑诉法,为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无罪推定与有罪推定之间的差异
      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26
      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在刑事诉讼中存在显著差异。有罪推定是指在尚未经过司法机构依法判定被告人为有罪的情况下,对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进程中的涉案人员,即被告人,推定他们为实际实施犯罪的人。 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则是简单明了,那就是任何个体在未曾得到证实以及判决其有罪之前,理应视为无罪。无罪推定所着重强调的是对于被告人所受到指控的罪行,必须拥有充分、确凿且有效的证据支持,倘若在审判过程中无法证明被告人的确犯
    • 罪刑法论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有什么区别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0-22
      第一,目标对象不同。犯罪法定原则是某种行为是否有罪,无罪推定原则是某种嫌疑犯是否有罪。第二,根据的法律不同。罪刑法定原则的依据是刑法,是实体法无罪推定原则的依据是刑法,是程序法。
    • 疑罪从无和疑罪推定的区别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8-24
      疑罪从无是只证据不够充分证明有罪,就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推定是指首先就假设任何人没有罪,然后通过有罪证据来推翻这个假设,推翻了才能认定有罪。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
    • 刑法学上的认定犯罪是指什么,有罪推定和有罪推定有何区别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4
      刑法学上的认定犯罪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案件事实和依照刑事法律特别是法定犯罪构成,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或构成何罪,以准确惩罚犯罪和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诉。”有罪推定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是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一般民众对被追诉人有罪判断严重外化且侵害被追诉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的定罪量刑形成消极的舆论引导;是在司法机关依法判决确定有罪与否以前(具体是指在缺乏证实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