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公司离职可以投诉公司不给交社保吗
可以。用人单位不给员工交社保将会损害员工的劳动权利,一旦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之后,可能就因为没有社保,就会影响工伤认定,甚至是伤残鉴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二、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离职后可以追责吗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离职后可以追责。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同时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经过仲裁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n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
试用期不给交社保我可以投诉公司吗
220人看过
-
公司不给离职可以找劳动局投诉吗?
204人看过
-
12366投诉公司不交社保
145人看过
-
在保险公司不离职可以吗
245人看过
-
受公司不交社保之害离职工可否进行投诉
78人看过
-
公司欠缴社保离职后可以不交了吗
330人看过
-
公司不给我交保险,我可以向公司主动投诉吗,公司不给我交社保费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071、“在试用期内,只要提前三天就可以离职,正式期内是提前三十天就可以离职”,这是法律规定,一般来说只要把交接工作做好就可以离职; 2、买保险和你拿毕业证没有关系,你是以社会上劳动者的身份应聘这份工作,受《劳动法》的保护,公司没有帮你买保险是违反劳动法的规定; 3、公司扣压工资不合法; 4、公司要你们开发票充税费不合法; 5、你现在手上有的权利是申请仲裁或向劳动局举报公司未依法为你们缴交保险,你有权
-
在公司工作5年半,公司不给缴纳医社保,现在离职了,可以投诉该公司,要求补缴医社保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111、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你可以要求的。2《》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一)未按照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去哪里投诉公司不给公司员工交社保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9公司不依法给员工交纳社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或者社保局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补缴社保。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
在公司交了三年社保, 想离职可以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08单位与您建立劳动关系,应该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保。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单位拖欠社保的话,您可以要求补缴社保。您可以先与单位协商,要求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11个月的双倍工资,并补缴社保。如果您不愿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话,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
-
不给交税的公司可以投诉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5【法律意见】可能涉嫌偷税漏税。【法律依据】 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