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权诉讼作为一种有效的债的保全措施,即:“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依照这一规定,债权人行使其代位权,应当通过法院予以主张,也即应当通过诉讼方式进行,这就是所谓的代位权诉讼。简而言之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债务追索权时,债权人直接起诉债务的债务人,并要求其还债的一种诉讼活动。
司法解释规定,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该规定符合《民事诉讼法》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辖原则和关于合同纠纷的管辖原则。需要注意的是,除依照法律规定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由特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外,代位权诉讼一概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而不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或者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合同是否约定有协议管辖的内容。另外,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或者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合同订有有效仲裁条款的情况下,次债务人以仲裁协议为由提起的管辖异议同样不成立。
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以后,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对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如果该人民法院也是次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受理;如果该人民法院不是次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告知债权人向次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诉。受理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债权人起诉债务人的诉讼裁决发生法律效力以前,应当中止代位权诉讼。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对超过债权人代位请求数额的债权部分起诉次债务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诉。债务人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债务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权诉讼裁决发生法律效力以前,应当依法中止。
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债务人的加入有助于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债权人以同一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
代位权是什么意思,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
312人看过
-
代位权诉讼是否以向债务人提起诉讼为前提
89人看过
-
代位权诉讼提起的条件是什么
352人看过
-
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能提起反诉吗
436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否提起代位权诉讼
267人看过
-
代位权诉讼的提起方是谁?
158人看过
-
代位是什么意思债权人债务人的代位权河北在线咨询 2023-05-05债权人享有的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行为造成的。所谓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债务人应当行使却不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权利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
-
代位权诉讼是什么意思,代位诉讼管辖如何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5代位权诉讼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原则上:代位权之诉的管辖法院为次债务人住所地法院。例外:债权人对债务人提起“原债之诉”后,又向同一个法院对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之债”,受理“原债之诉”的法院应当受理代位权之诉。
-
代位权诉讼给付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代位权诉讼给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1代位权诉讼给付是一种有效的债的保全措施,即: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对债权人导致损害的,债权人能够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隶属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花费,由债务人负担。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
-
开发商破产后,债权人是否有权提起债权人代位权诉讼?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16在企业终止经营活动后,对于尚未到期的债权,应将其视为已到期的情况来处理。 如果债务人未能按照协议归还其未到期的欠款,并对破产企业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时,清算人有权采取代位权措施,直接向次债务人追索其应向企业的债权。当企业陷入破产境地时,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有资格向法院申请启动公司破产程序。
-
债权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诉讼费用由谁承担?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0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在债务人的债权未能在有效行使期内得到清偿,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害,那么债权人就有权向法定司法机构申请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相关权益。但是,对于明确属于债务人自身权益的情况,代位权是不被允许行使的。在行使代位权时,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且不得超过或超过其持有到期债权数额为准。至于行使代位权所需的费用,应由债务人全额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