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若遭到非法拆除房屋有何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非法拆迁的一般维权方式如下:
1.在面临非法侵害威胁时,正式书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并保留送达回执。
2.在遭受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
3.在被侵害之后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4.在适当时机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5.诉讼不是目的是手段,通过诉讼的方式推动纠纷的解决,取得合理的补偿。
二、房屋拆迁纠纷律师费谁承担
房屋拆迁纠纷律师费一般情况下是由委托人承担。根据案件涉及标的额,按当地律师服务标准中规定的比例来计算代理费,并根据案件性质、标的、复杂程度等进行收取。
拆迁官司涉及财产关系,律师费一般根据案件涉及标的额,按当地律师服务标准中规定的比例来计算代理费,并根据案件性质、标的、复杂程度等进行收取。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条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
计件收费一般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额比例收费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
计时收费可适用于全部法律事务。
三、房屋拆迁纠纷诉讼流程如何
拆迁纠纷的诉讼流程如下:
1.要确认案件的被告者。个人的话,可以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单位的话,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
2.由原告具状到房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书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4.立案后,人民法院可能会有举证期,要求在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资料。
5.立案后,人民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并通知当事人。若当事人正当理由迟到,人民法院会以撤诉来处理。
6.庭前调解(如未达成调解意见,另行开庭)。
7.开庭(开庭时记着拿证据原件)开庭的程序步骤:法官宣读法庭纪律、当事人权利义务;原告读起诉书;被告答辩;原告提交证据,发表意见,被告对证据提出质证意见;被告提交证据,发表意见,原告对证据提出质证意见;法官询问一些问题;双方辩论;双方最后总结意见法庭调解和宣判的程序。
《律师收费管理办法》第一十条
-
房屋遭强拆,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64人看过
-
寻求法律途径维护公司权益
284人看过
-
法律途径下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57人看过
-
被拆迁者合法维护权益的途径与规范
170人看过
-
那么,妇女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
70人看过
-
维护名誉权的方法:法律途径
394人看过
-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天津在线咨询 2024-12-19自己在10月1日来月经,6日干净。17日做妇科检查,当时被诊断为输卵管积水。19日又去复查,结果显示有输卵管囊肿。于是自己口服消炎药8天。11月3日,自己用试纸验孕,结果呈阳性,4日去医院检查血HCG和孕酮。6日取得结果,发现血HCG数值为1050。随后自己委托律师处理此事。律师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并应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
-
那么,妇女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27《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条第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妇女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或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一是行政机关按行政程序保护妇女权益,如公安机关依法保护妇女人身安全;二是人民法院按诉讼程序保护妇女权益;三是向妇女组织或其他组织投诉寻求救济,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四是遇到特殊问题,必须向具体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妇女入学、升学、毕业分
-
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被骗的感情权益?新疆在线咨询 2024-12-03针对此类情况,应立刻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部门负责处理该案件。一般而言,刑罚的裁定会依据涉案财产价值而定。若诈骗数额较大,则量刑将会相应加重;同时,若涉及纠纷问题,也需报告相关警方机构得以记录在案。尽管如此,如有纠纷行为,警方通常不会直接介入处理,而是建议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归还所骗取的财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
房屋遭拆除有维权期限吗,法律有哪些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21如果房屋因拆迁或违建等原因,遭遇强拆,是不是在任何时刻都可以维权呢?如果我在当时接受了补偿,在几年之后认为补偿数额过低,可不可以再去要求补偿呢?注意法律保护的维权不管是民事也好,诉讼也罢,都是要求期限的。行政维权同样适用时效制度。在个人权利受到侵害时,被拆迁人如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那么将错过维权的最有利时机,后续维权将难如天堑。案例:近期,晏清律师收到如下法律咨询:某厂在20
-
依法维护权益:未签劳动合同的维权途径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23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投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之后,还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在进入用人单位工资期间至劳动合同补签期间的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