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公开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今天(1日)在此间表示,人民法院要继续推进审判和执行公开制度改革,实现审判全过程的公开,完善庭审旁听制度,规范庭审直播和转播,进一步增强司法的透明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据了解,早在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2005年初,中央就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作出统一部署。经过历时两年多的调查研究、修改完善、反复征求意见,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
这位负责人说,经过多年来的切实努力,人民法院在落实审判公开制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审判公开的观念深入人心;审判公开的制度逐步健全;审判公开的场所显著改善;审判公开的举措不断创新。
各级人民法院坚持依法公开审判制度,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并进一步明确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三项原则,推出了一系列审判公开方面的便民措施。通过强化和规范对当事人依法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在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监督等各环节对审判权运行过程的知情权。通过建立案件办理情况查询机制,方便当事人了解案件进展信息、查阅裁判文书。人民法院以公开促公正的观念日益强化,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审理,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对重大典型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全面实施立案公开、庭审公开、证据采信公开、事实认定公开、法律依据公开、判决理由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过程公开,确保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司法公正。
这位负责人指出,随着审判实践和社会需求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审判公开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地法院在审判公开方面的有些做法还不规范,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要建立裁判文书网上发布制度和执行案件信息的网上查询制度,加快全国法院案件信息查询与监督系统建设,建立更加合理、及时、透明、有效、科学的司法公开制度和社会评价制度。
-
最高法院推行量刑制度改革法官需谨慎量刑
382人看过
-
改革行政处罚制度:致力于提高执法公信力
210人看过
-
最高法力推《强制执行法》
329人看过
-
最高法院将推行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制度
59人看过
-
广州两级法院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244人看过
-
遵循三原则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484人看过
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前有权获得充分、明确、真实的信息,包括产品特性、价格、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 这一权利旨在确保消费者能够做出理性、明智的消费决策,防止商家隐瞒或误导消费者,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知情权要求企业... 更多>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力因素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9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涌现、横向的学习和竞争、自上而下的贯彻等三股力量综合推动的结果,并呈现出分阶段的动态性。在某个阶段发挥作用的因素,可能在其他阶段没有任何影响,反之亦然。要想推动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需要分阶段和有步骤地进行,并在不同阶段注意各个因素的差别影响。上级政府不应贸然推广某项改革,否则可能诱发不合时宜的集体大跃进。当改革升格为国家意志时,政策落实就越来越取决于地方官员的意愿。 2
-
如何改革刑罚执行制度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8有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一定时期人身自由,并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我国刑法中适用最广泛的刑罚方法。
-
民事陪审员制度改革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13【1】2016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北、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西、重庆、陕西10个省(区、市),各选5个法院开展为期2年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有人民陪审员试点好。【3】大多数的民事案件审理,没有人民陪审员。【4】关键看案件审理是否公平公正。
-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03意见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宗旨,着力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求偿权。调整新股配售机制,更加尊重中小投资者申购意愿。约束发行人定高价,抑制投资者报高价,遏制股票上市后“炒新”行为。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等证券服务机构及人员在发行过程中的独立主体责任,规定发行人信息披露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必须依法
-
刑事审判制度改革是如何样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7人民法院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严格司法原则,树立依法裁判理念 1.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没有证据不得认定案件事实。 2.坚持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经审查认定的非法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3.坚持疑罪从无原则,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