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费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或税务机关投诉,由他们向用人单位征收。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的是行政管理法,社会保险征缴属于行政职权,而不是司法权,因此,社会保险缴纳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如企业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起诉要求补缴,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法院将不会受理。
一、企业未缴纳社保怎么仲裁
用人单位没有足额缴纳、没有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应承担以下责任:1、赔偿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损失。2、承担应当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费用。3、承担工伤保险费有关的罚款、滞纳金等费用。4、承担基本养老保险有关的罚款等费用。5、赔偿给劳动者造成的其它费用。如因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致使不能及时转移档案而影响劳动者重新就业的工资损失等等。如果因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产生纠纷,劳动者要求赔偿损失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社保是员工的一项基本福利,且社保现在和我们老百姓各项生活都息息相关,购房需要社保,还在读书需要购买社保,办理户口需要社保,社保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员工在入职第一天单位就应该为员工缴纳社保且足额缴纳社保,单位不及时或不足额缴纳社保都是违法的行为。
二、用人单位没给我交社保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另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如果用人单位处于存续期间,劳动者可以在两年之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和投诉,通过该机构责令用人单位按规定补缴社会保险费。两年的时效从用人单位最后一次少报缴费工资的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如果超过两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
没有社保卡公司是怎么给我交社保
348人看过
-
公司不交社保是否可以劳动仲裁,公司不交社保违法吗
317人看过
-
没有社保卡公司会给我办吗
131人看过
-
没有给员工交社保员工可以告公司吗
362人看过
-
公司试用期没给交社保用什么证据仲裁
500人看过
-
试用期不给交社保我可以投诉公司吗
220人看过
-
公司没有给我们缴纳社保,仲裁委是否可以裁决补缴社保?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6在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往往因为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待遇导致员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在劳动者提请用人单位补缴补会保险的仲裁申请后,对于劳动争议人事仲裁委员会是否有权管辖和裁决,在法律实务中存在争议。但笔者认为对于申请人主张要求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申请,因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由行政部门进行规范,不属于仲裁委受案范围。社会保险由政府举办,行政性、强制性是其重要特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四
-
公司没有交社会保险,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公司没有交社会保险咋办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9公司没有交社会保险,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确属于劳动争议。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案件是“仲裁前置”这是没有问题的。 《高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研讨会会议纪要》则规定,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欠缴社会保险费或未按规定的工资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主张予以补缴的,一般不予受理,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 由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
-
公司没有给我交社保, 要求我交社保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9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主张以下权利: 1、工作期间未依法替你交社保,可以要求补缴工作期间未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鉴于你自己已经缴纳可以要求公司给予相当的社保现金补偿, 2、公司未依法与你签订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3、单位辞退你,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你工作年限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超过半年算一年,不满半年算半个月工资。如果违法辞退,需支付你
-
我在公司上班但是没有签劳动合同,现在公司没有交社保,可以仲裁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3根据你的描述,你可以主张以下权益: 一、以公司没有缴纳社会保险为由,主张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不足半年的部分,支付关个月工资。 二、要求社保保险赔偿,赔偿标准一般为: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的那部分社会保险金。一个月约为你工资的30%; 三、加班费,如果你有证据证明存在加班,则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
-
劳动仲裁公司不给工资,就不交社保可以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6公司没交社保、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 (二)身份证明; (三)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