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职证明有哪些用处
1.便于开始新的工作
在找新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是要根据你所填写的个人简历和查看离职证明来核实你的工作经历是否属实或者是有无造假的情况,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2.办理档案的转移
在我们离职之后我们就要办理个人档案的转移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到人才交流中心存入我们的个人档案,但人才交流中心是需要我们有离职证明才可以调动的,正常来说正规的档案管理都是需要离职证明才能够调动个人档案的。
3.社保关系的转移
我们在某个企业就职时,该企业是有义务为我们缴纳社保的,在我们从该企业离职之后,我们就要到社保局办理社保关系转移的手续了,这项手续也是需要用到我们的离职证明。
二、开具离职证明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离职证明是需要由员工离职单位开具,上面应当写明离职员工与本单位的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
(2)因为离职证明书没有确定的接受单位,所以离职证明上不必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但需要写上开具证明的日期。
(3)在办理离职证明时,离职人员最好申请加盖原单位的公章,即有公司全称的公章,这样证明效力要更大,离职证明也更规范。
(4)离职证明只适用于合同期满或主动申请离职得到公司同意的员工,如果是被公司辞退或开除的员工,公司可以为其出具开除证明书,而不是离职证明书。
(5)如果在离职时,单位并没有主动开具离职证明书,那么离职员工最好主动向其人力资源部门索要,对这项要求单位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的,为离职员工开具离职证明,是单位的法定义务。
虽然离职证明很重要,但也不是说在办理离职手续的时候一定要求用人单位开具。此时,需要劳动者结合自身情况,看是否有必要开具离职证明。当然,能够开具离职证明的话,其实也是更好的,毕竟之后办理一些其他的事情更为方便一些。若是在要求开具离职证明的时候,用人单位拒绝的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诉、控告。
-
离职证明什么时候开,离职证明作用有哪些
146人看过
-
离职证明在哪些地方有作用
329人看过
-
离职证明有哪些注意事项
451人看过
-
离职证明和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有何用处?
467人看过
-
离职证明必须要开吗?离职证明有什么用
352人看过
-
离职申请书和离职证明的异同有哪些?
419人看过
-
离职证明到底有什么用处离职证明用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6离职证明的作用: 1、用人单位防止就业人员同时兼任两分以上工作,减少公司机密泄露的几率或其他特殊需要。 2、新单位担心你和原单位还有未了结的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事情。如果他录用了还未与原单位解除劳云动关系的劳动者,新的用人单位是要承担责任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
-
辞职不开离职证明有哪些后果香港在线咨询 2024-08-26首先,按规定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有提供离职证明的义务。否则,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的法律后果: 1、要承担行政责任,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2、要承担赔偿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劳动者辞职时没拿到离职证明的,无法证明跟原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将直接影响找下一份工作。 所以,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者无法找到下一份工作的,可以积极采取以下办法处理: 1、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员工离职证明范本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1离职员工可以向人力资源部申请填发离职证明书,人力资源部发出的离职证明书只证明离职员工的受雇日期、职位及其离职原因。一般被开除的职工是填发开除证明书而不填发离职证明书。 因为离职证明书没有确定的交阅单位,所以不必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须写上开证明的日期。
-
造假的离职证明都有哪些证据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20离职证明书是指可以证明员工从原公司退休,与原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书。许多企业要求员工在进公司前提供退休证明书,避免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使用者明确原告进公司时提供的离职证明书是假的,员工可以用欺诈、威胁的手段或者乘坐人的危险,使对方在违反真正意义的情况下制定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使用者可以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补偿。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
-
离职证明的相关规定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4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开具书面离职证明是法定的义务,因为一些不愉快的原因和公司闹离职,一些公司为了对员工进行打击报复,以各种理由拒绝为离职人员开具书面离职证明,咱们应该知道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2.《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