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确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是所有的单位都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只有法律明确规定存在单位犯罪的,才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未明确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不得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
袭警罪能追究刑事责任吗?
袭警罪不适用于辅警。
袭警罪的行为对象是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而辅警不是人民警察,本身不具有执法权,不能单独成为袭警罪的犯罪对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警务辅助人员可以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管理秩序等相关工作。据此,辅警的职责来源是警察的指挥,且须在警察监督之下履行,并不等同于具备执法权的人民警察。
一、辅警不是人民警察。
根据刑法277条,袭警罪是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
构成袭警罪对象的认定要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被侵害对象为人民警察,二是被侵害对象正在执行人民警察的职务。
而根据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据此,人民警察在身份上仅限于司法机关内具有警察身份的国家公职人员,其职务内容则由国家相关法律赋予和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3条也明确将辅警认定为“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的人员”。
可见,单纯就身份而言,辅警不能成为袭警罪的对象,袭击辅警的行为也不能构成袭警罪。
二、辅警单独从事辅助性工作不属于执行职务。
根据《意见》第4条规定,警务辅助人员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不能直接参与公安执法工作,只能在公安民警的指挥和监督下开展辅助性工作。
辅警虽是公安机关聘用人员,但并未被赋予行使该组织执法活动的资格,一旦其独自执行职务或协助人民警察从事规定的不得参与的相关执法活动的行为时,就不能说是
“依法执行职务”。
对于此种情况下发生的暴力袭击辅警的行为,自然也不能认定成立袭警罪,只能根据伤害程度判定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三、辅警和人民警察联合执法时可能成为袭警罪的对象。
袭警罪之所以从妨害公务罪中的从重处罚单独列为一个罪名,一方面是鉴于当前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受到人身伤害、执法权不断受到挑衅的现实;另一方面是由于袭警罪设置具有保护警察执法秩序的立法意图。
因此,对于辅警和人民警察联合执法过程中发生的受袭行为,由于犯罪嫌疑人是想通过攻击辅警的人身进而妨碍警察执法权的实现,所以此时需要“以职务论为基础,淡化身份论”,将犯罪行为认定为袭警罪,否则就容易出现对犯罪客体把握不准,
导致袭警罪立法意图无法实现的不良后果。
关于袭警罪:
袭警罪是指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
袭警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本罪系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的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安机关的执法公务活动和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
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即明知是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仍然对其实施暴力袭击行为,希望或者放任妨害其依法执行职务及侵害其人身之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但行为人主观上需明知其袭击对象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
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
暴力的理解:
对于袭警罪中的暴力,从法条的设计来看,应该仅仅针对人身,但不要求达到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即系狭义的暴力,即对人民警察的身体不法行使有形力。
暴力行为只要具有阻碍警察执行职务的危险即可,而不要求客观上已经阻碍了警察执行职务。
行为人使用暴力以致人轻伤为限,若致人重伤、死亡,应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实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属于暴力袭击。
但是,对于警察执法过程中,被执法人实施的摆脱、挣脱行为,以及与警察发生轻微的肢体冲突或者一般的推搡、抱身体行为不属于暴力行为,一般不宜解释为暴力袭警。
本罪系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暴力袭警的行为就要可以成立本罪,不要求实际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
《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对袭警情节轻微或者辱骂民警,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依法从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本罪的手段行为仅限于暴力,对正在执行职务的警察未使用暴力,但是以暴力威胁,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不构成袭警罪,符合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要件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袭警罪的量刑: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没有追究刑事责任单位能否停职
130人看过
-
在单位出现刑事案件单位有责任吗
101人看过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是否可以免除
426人看过
-
单位犯罪是否只能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413人看过
-
单位刑事责任能力规定
381人看过
-
单位是否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329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单位怎么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单位刑事责任能力标准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5刑事责任能力是单位成立犯罪的资格,也是单位承受刑事惩罚的能力。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只能判处罚金,据此,只有对那些能充分体会到罚金的激励功能,并在罚金的激励下积极主动加强内部管理的单位,认定单位犯罪并判处罚金才有意义,也只有这些单位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
刑事责任免于起诉是否通报单位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51、免于刑事处罚,是有罪不处罚。 2、对于有罪人依据《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要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当然不能再担任领导职务。 3、免予刑事处罚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接受刑事处罚。
-
单位是否有责任在员工在单位内打架事件中承担责任?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06在员工在工作期间与同事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况下,用人单位的责任程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冲突源于员工之间的私人恩怨,那么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在此过程中不承担法律义务。 然而,如果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执行职务行为时受到他人攻击,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这种情形可以视为工伤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工伤赔偿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
-
承担刑事责任是否赔偿用工单位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2你说被判决有罪,“获刑1年”,那么实际上就等于法院认定了该人参与了这个犯罪活动。至于是否事实如此,公司完全可以(不是必须)不管,但凭法院判决就能开除,而且还不用给赔偿和这期间工资(工资本来就不用发,因为事实上没有干活,且没干活跟公司无关)。 另外不明白这怎么是“为公司承担刑事责任”,我开始以为是顶罪了合同诈骗之类的呢。 如果觉得这个主管冤枉,则只能上诉、检察院抗诉(这个比较难)、或申诉再审。最后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