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于自杀案件的处理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6 19:33:11 175 人看过

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

(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

(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有故意,应按其先前的犯罪行为定罪,而将自杀结果作为量刑时考虑的一个从重或选择较重法定刑处罚的情节。

3、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为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实施自杀的行为,两者缺一,则就不宜认定为构成本罪。

4、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本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1日 17: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非法持枪杀人案件的法律处理结果
    非法持枪打死人一般按非法持有枪支罪和故意杀人数罪并罚,会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非法持枪杀人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杀人罪分为两种: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
    2023-07-09
    475人看过
  • 自首杀人的处理方案
    捅死人自首的,涉嫌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捅死人向公安机关自首的,那么人民法院在审理该案件时,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别人生命权的,那么一般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会被人民法院判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主动投案自首怎么处理呢?主动投案自首应作以下处理:1、行为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对其中犯罪较轻的自首犯,还可以免除处罚;3、主动投案虽不构成自首,但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此避免了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别人生命权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2
    347人看过
  •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的处理是怎样的
    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二)违反回避制度的;(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2023-06-14
    386人看过
  • 对于偷窥法律怎么处理的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六项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该违法行为的特征是:一是行为侵害的对象必须使他人隐私。所谓隐私,即是指不愿意让人知道、属于个人的生活私密,如两性关系、生育能力等。隐私一旦公开,就会给当事人带来心理压力和苦恼。二是行为人必须采取偷窥、偷拍、窃听、散布等手段。对于偷拍、偷窥等形式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举不胜举,最为常见可谓一些“狗仔队”偷拍明星的私生活。针对偷拍盛行的情况,香港立法会已经开始讨论将偷拍、散布他人隐私列入刑事犯罪。但内地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偷拍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最重的处罚是治安拘留。我国刑法目前还没有将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目前还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一、隐私的构成要
    2023-03-23
    221人看过
  • 自杀案件一般怎么认定处理?看看法律如何规定
    一、自杀案件一般怎么认定处理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
    2023-06-02
    304人看过
  • 对于投案自首怎么处罚的?
    《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罪名。1、犯罪分别自首,无论罪行轻重,均可以从轻处罚。但对于极少数罪行特别严重的、情节特别恶习劣的犯罪分子,也可以不从轻处罚。2、犯罪以后自首,犯罪较轻的,不仅可以从轻处罚,而且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是否较轻,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危害后果加以综合评判。对于属于犯罪较轻者,究竟是轻还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则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另以确定。一般而言,首先要考虑罪行较轻的程度,其次要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如投案时间、投案动机、客观条件、交代程度、有无立功表现等,全面分析,酌情处理。3、犯罪以后自首,犯罪较重的,一般可
    2023-02-26
    117人看过
  • 对于自侦案件的立案监督有什么法律保障
    对自侦案件实行立案监督是防止“灯下黑”的法律保证没有法律监督的刑事诉讼职能活动,无法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难以保证司法公正,易于产生恣意、专断和自由裁量,还有管理及决定的人情化,以及随意侵犯人格尊严和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弊病,这已为建国以来的司法实践所证明,也正是设立检察职责的意义所在。同理,自侦案件的立案监督,另无法定机关履行专门职责,自己再不实行内部监督,岂不是管“正人”不管“正己”,产生出“灯下黑”的情形?一旦立案错误,让人告没法告,说不能说,诉不知到哪诉,即便管也不好管。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之所以引起一些非议,在立案环节上没有法律监督,一手包办的司法专横的恣意因素过大,缺乏司法民主化,难以保证法律全面而准确地实现社会正义目标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自侦案件的立案监督是职能性的法律行为自侦案件的立案,涉及到对案件线索是否构成犯罪的认为,对线索涉及事实证据的审查及收集,以及履行职能的活动等
    2023-06-01
    454人看过
  • 对于案件受理费缴纳标准是怎样的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
    2023-02-15
    430人看过
  • 自诉的案件决定撤诉,法院怎样处理
    自诉的案件决定撤诉法院怎样处理法院会终止审理。终止审理是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因出现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情形,而决定终止审理。根据规定,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终止审理:(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3)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5)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自诉一经提出,人民法院就应当进行审查,根据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作不同的处理:1、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2、对于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3、对于超出了自诉案件的范围,应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处理自诉的方式自诉可以采取书面或者口头两种形式。书面自诉应提交诉状,并按被告人的人数提交诉状副本。口头自诉的,人民法院应制作笔录,经自
    2023-04-21
    457人看过
  • 如何处理自杀行为的法律问题
    致人自杀行为处罚如下:行为人以前的行为是合法的或者一般的错误,一般的违法行为,自杀是由自杀人员本人造成的,没有犯罪问题;行为人以前实施了严重的违法行为,导致受害人自杀,严重的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当众辱骂他人,造成立即自杀的,可以以侮辱罪处罚;行为人以前实施过某种犯罪行为,造成受害人自杀,无故意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高校学生自杀行为算不算治安行为1、高校学生自杀行为算不算治安行为,自杀并没有违反治安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自杀不可以视作公民权利,但杀死自己是不需负刑事责任的(没死也不须负责)。组织集体.自杀犯法,有鼓动他人的嫌疑,动机可议。阻止集体.自杀不犯法。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
    2023-07-05
    111人看过
  • 关于处理电诈案件的法律意见
    为进一步依法严厉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其上下游关联犯罪实行全链条、全方位打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的突出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电诈案件的立案标准电诈案件的立案标准为三千元。电诈案件符合以下条件就可以立案:1、有犯罪事实,即现有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如转移记录、聊天记录等,包括预备犯罪、正在犯罪、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或者中止,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2、根据刑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应当对现有的犯罪事实追究刑事责任;3、报案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公民因为误信短息、电话、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内容而上当受骗的,被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就符合该联合司法解释的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如果就此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应该受理。诈骗达到三千元以上已经构成了电信诈骗的立案
    2023-07-12
    440人看过
  • 对于老赖,法律应该怎样处理?
    人民法院将采取措施,限制其生活、经营生活所不需要的高消费和相关消费。列入待执行失信人员名单。消费限制措施被实现后,不允许出现以下高消费和非生活、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火车软卧、船舶二等以上;星级酒店、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消费高。老赖可以买车吗老赖不可以买车。老赖属于失信人,失信人会被限制高消费。被限制高消费,不得有下列行为: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2、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3、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4、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5、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6、旅游、度假;7、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8、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9、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
    2023-07-01
    79人看过
  • 法院对于刑事自诉证据不足的案件会做何处理?
    在不同阶段,法院对于证据不足的案件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在开庭前,法院发现自诉案件证据不足的会说服申请人自行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起诉。在开庭后发现证据不足的,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以及疑罪从无原则,法院会因证据不足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而认定自诉人的指控不成立,从而宣判被告无罪。法院会受理哪些刑事自诉案件刑事自诉案件是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轻微的刑事案件。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会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主要包括如下三种: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023-07-01
    356人看过
  •  对于14岁以下杀人事件的处理原则
    该段内容讲述的是在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时,教唆者的刑事责任和未成年人本人的处理方式。教唆故意杀人罪的罪犯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未成年人本人将不会受到刑法处罚,但需要责令监护人加强管理教育,必要时政府可进行收容教养。同时,监护人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下的人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民事赔偿责任由监护人承担。如有必要,政府可进行收容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时,若教唆者是故意杀人罪的罪犯,那么其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其仅仅是出于主观故意而杀人,那么该未成年人将不会受到刑法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多加管理教育,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同时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法明确规定,十四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但造成的民事赔偿责任,由监护人承担。如果有必要,可由政府收容,或由监护人严加管教。3. 对于14岁以下杀人者,如何进行法律制裁
    2023-08-19
    7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相约自杀案件的处理,致人自杀的案件怎么处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8
      一、相约自杀案件的处理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二、致人自杀的案件怎么处理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
    • 男子防止妻子雇凶杀害, 自杀案件如何处理, 刑法对自杀案件如何处理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4
      答:自杀案件的处理: 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 相关法律如何处理自杀案件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27
      自杀的案件如果没有加害与伤害因素,认定为自杀,则案件终结,出具死亡证明。如果有涉嫌犯罪的其他人则应当根据相关的罪名定罪量刑。自杀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处理。
    • 打官司对于案件受理费法院是怎样处理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29
      案件受理费法院,是指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法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和支出的费用,包括案件的受理费、申请费和其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中案件的受理费,属于当事人应交纳的费用,而诉讼中的其他费用,则属于当事人应支出的费用。
    • 法律上的自杀怎么处理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30
      法律分析 对相约自杀的行为应这样处理:构成犯罪的情形:甲乙双方相约自杀,在甲实施自杀行为之后,乙临时改变主意而未自杀,能救助而不救助甲的话,乙构成犯罪。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甲乙均自杀成功,则不存在犯罪问题。如果,相约双方各自实施了自杀行为,一方死亡,另一方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自杀未得逞,未得逞的一方也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