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取得境外分红如何缴税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15 05:51:46
428 人看过
一、企业取得境外分红如何缴税
企业取得境外分红所得的纳税问题,首先涉及到的是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1.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企业的股东可以是个人股东,也可以是企业法人股东。
2.企业年度实现的利润,在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其税后利润应按照规定分配给股东。
3.对于非居民企业取得的中国境内居民企业派发的股息,国家税务总局有明确规定,应统一按10%的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二、个人股东分红税率
个人股东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税后分红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2.个人股东从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红可以享受减半征税的优惠。
3.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外籍个人持有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股票所取得的股息,均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居企业间分红免税情况
在居民企业之间的分红中,存在免税的情况。
1.《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2.这些免税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3.如果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足12个月,那么其分红所得需要缴税。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境外分支机构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434人看过
-
居民企业境外所得是如何交税
190人看过
-
个人从境外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后个税应如何缴纳
372人看过
-
国内居民在境内、境外分别取得所得,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26人看过
-
关于境外分行取得来源于境内利息所得扣缴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191人看过
-
股东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税后分红所得该如何纳税
46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境外企业在境内不动产租赁所得,如何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如何缴纳天津在线咨询 2022-09-05《企业所得税法》还规定企业投资以下项目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2.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3.从事符合条件的、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股息红利收益如何缴税广东在线咨询 2024-10-05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股息红利收益的纳税方式:以合伙企业名义对外投资分回利息或者股息、红利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上应分别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纳税数额。 《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
-
外国企业取得担保费所得如何扣缴所得税?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2自1998年3月1日起,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担保费所得,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上述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按照中国税法规定计算扣缴所得税。同时,其适用税率,按税法有关规定和税收协定对利息所得规定或限定的税率执行。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担保费所得是指,中国境内企业、机构或个人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租赁、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接受中国境外的企业提供
-
国内居民在境内、境外分别取得所得,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2个人取得所得既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又有来源于境外的,应区分境外所得和境内所得,并分别减去费用后计算纳税。1、个人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包括: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原因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转让中国境外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外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从中国境外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
-
某外籍个人在境内外资企业工作,所得税如何扣缴?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30《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是这样规定的: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至第三十条规定: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