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可以提交劳动仲裁,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一)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当受理;
(二)虽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属于法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当依法受理。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中的部分事项不服,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等处理,或者因其他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确有错误的,法院可以依法判决予以撤销。
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费以及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补偿金、培训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等案件,给付数额不当的,法院可以予以变更。
劳动者在劳动报酬发生争议之日起60内申请劳动仲裁的,其实体追索劳动报酬的时效以2年为限。追索2年以上的劳动报酬,则以用人单位没有异议为限。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产期、哺乳期内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且根据劳动部的有关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对怀孕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从事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加班加点。
依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仲裁申请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书面提出。
-
劳动仲裁与诉讼法律服务范围
93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申诉时效的把握劳动争议仲裁服务
67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服务:大丰区劳动局
296人看过
-
了解劳动仲裁代理服务流程
249人看过
-
劳动仲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查询
460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服务地点有哪些
479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虹口区劳动仲裁律师服务费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30(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10万元以下的部分(含10万元)6% 10-50万元的部分(含50万元)5% 50-100万元的部分(含100万元)4% 100-500万元的部分(含500万元)3% 500-1000万元的部分(含10
-
劳动仲裁在线咨询服务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25尊敬的求助者,您好,根据你咨询的问题,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服务员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法律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3此外,如因用人单位违法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给用人单位施压,令其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应付款项。但在实践中,劳动行政部门对于用人单位的强制力不够,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找各种借口否认或拖延,所以,从提高维权效率的角度考虑,建议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经过仲裁程序或后续诉讼程序获得的生效法律文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三、确定有管辖权
-
劳动仲裁申请服务电话1001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7一、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纪、职业、工作单位、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借口;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能够表面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申请人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