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作时间制度有哪三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9:54:31 432 人看过

工作时间是职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其它组织中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它是衡量每个职工的劳动贡献和支付报酬的计算单位。工作时间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工作日。工作日是指法律规定的职工在一昼夜内的工作时间长度,是以日为计算单位的工作时间。

我国《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因此,职工的工作权和休息权是法定的基本权利,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把职工的工作权和休息权进行了具体化。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规定,目前我国有三种工作时间制度: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

(1)标准工时制度——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每周至少可以休息1天)。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缩短工时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趋势。国际劳工组织1919年1号公约规定每天8小时,每周48小时,1935年的公约又缩减至每周40小时。

(2)综合工时制度——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要连续作业或者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但职工平均周工作时间和平均月工作时间应与标准工时间基本相同。主要适用于: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运、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要连续作业的职工;地质、石油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等。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要求,职工平均工作时间应不超过8小时/天、40小时/周、166.64小时/月、500小时/季、2000小时/年。超出部分属于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须支付加班费用。

(3)不定时工时制度——是指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者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者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工作日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时制度。按照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企业对无法以标准工作时间衡量其工作的职工,如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等,以及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如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等,都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度。法律对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的加班时数未设统一上限,对加班工资的计算也不执行现有法律规定。由于情况比较特殊,国家对企业实行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情形作出了明确限制,必须报当地人社部门审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19: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工作时间相关文章
  • 职工工作时间制度剖析
    我国实行八小时工时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应当休假,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职工每日加班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平均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职工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加班费,休息日、节假日上班的也应当给予相应的工资报酬。对于实行计件工作的职工,用人单位也需按照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规定合理安排工作量。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4年2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6号发布根据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修订)第一条为了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维护职工的休息权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发展,根据宪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第三条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第四条在特殊
    2023-07-01
    263人看过
  • 什么是工作时间制度
    1、《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时间制度,这是标准工作时间制度。标准工时制度是现实生活中最广泛的工时制度,是其他特殊工时制度实施的依据和参考标准特殊工时制度是相对于标准工时制度而言的。指因工作性质或生产特点的限制而不能实行的工时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时间和休息方式。在我国,由于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制度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其他作息方式。我国实行的特殊工时制度主要包括:缩短工时制度、综合计算工时制度、不定时工时制度和计件工时制度,即工人每天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少于40小时。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在每周工作40小时的基础上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在保证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2)综合计算工时的工作制度。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
    2023-05-03
    242人看过
  • 保安工作属于何种工时制度
    保安的工作时间,都是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实施的,8小时制,周六日双休,国家法定假期休息,这样工资都是最低工资标准,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单位的保安员都是实施12小时制,每月休息也在5天左右,工资有的是一次性全包发放,有的是按劳动法加班计算发放。一、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加班没有加班费怎么赔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加班没有加班费需要完全的支付加班费用,并且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个期限内,需要支付双倍工资。法律对于休息日加班工资的规定就是要求单位给付员工原本应该有的工资的两倍发放,如果是在国家硬性规定应该得到休息的时间段里加班甚至可能会要增加到三倍之多。具体规定如下:1、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
    2023-04-05
    214人看过
  •  劳动法明确了三种工时制度
    劳动者有三种工作时间制度可供选择:综合计算工时制度、不定时工作制和标准工时制度。其中,标准工时制是最为普遍的选择,大多数劳动者每天工作的最长工时为8小时,每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而不定时工作制则是指每个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劳动者有三种工作时间制度可供选择,包括综合计算工时制度、不定时工作制和标准工时制度。标准工时制,大多数劳动者每天工作的最长工时为8小时,每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而不定时工作制就是每个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等。 劳动法工时制度:综合计算、标准、定时劳动法工时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一项重要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据劳动法工时制度,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同时,规定了加班工资和休息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和休假的权利。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当严格执行
    2023-08-23
    205人看过
  • 我国累犯制度分为哪几种情形
    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2、特别累犯:是指因犯特定之罪而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又犯该特定之罪的犯罪分子。包括两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累犯和普通累犯。对于前者,只要曾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和恐怖活动犯罪或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任何时候再犯以上相同之罪的,都视为累犯。对于后者,必须同时满足:1、前后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2、前后都是故意犯罪;3、前罪实施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新罪;4、前罪实施时已满18周岁。一、累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累犯制度是一种刑罚制度,因而,探询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必然涉及到人类历史上关于刑罚的
    2023-03-21
    223人看过
  • 制度工作时间怎么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一、21天和75天一共是多少21.75是指每月的平均计薪工作日为21.75天。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
    2023-03-10
    486人看过
  •  中国的工作制度有哪些特点?
    中国的工作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标准工作时间和非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是指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包括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非标准工作时间则是指在特殊情况下适用于不同于标准工作时间的工作时间,包括缩短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和计件工作时间。中国的工作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标准工作时间,这指的是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是两个部分。2.非标准工作时间。非标准工作时间是指在特殊情况下适用于不同于标准工作时间的工作时间。中国非标准工作时间可分为以下几类:缩短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和计件工作时间。1. 什么是中国的标准工作时间?中国的标准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每天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每小时平均消耗的工作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四天工作制,即每周工作五天,每天
    2023-08-19
    182人看过
  • 有哪几种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有四种,具体如下:(1)根据其特征不同可分为工资等级制度、工资升级制度、工资定级制度;(2)根据其地位不同可分为基本工资制度、辅助工资制度;(3)根据其对象不同可分为机关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企业单位工资制度等;(4)根据其特点不同分为绩效工资制度、能力工资制度、资历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度和结构工资制度。工资的组成部分有哪些1、基础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由用人单位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它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2、岗位工资或技能工资,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技能、重要性等评价要素明确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内容,工资多少需要按岗位来转移;3、工龄工资,以工龄为主,结合考勤和工作业绩来确定;4、绩效工资,是根据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个人的业绩优劣来确定。社区工作者工资制度按照规定,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由基本报酬、休息日及法定休假
    2023-08-02
    158人看过
  • 一周工作六天,我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工作时间制度
    一周工作六天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工时制度合法与否,取决于用人单位实行的工时制度。实行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可视为周六正常工作,但这两种工时制需经人力资源局批准,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标准工作时间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工作时间制度在标准工作时间制度下,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和《国务院职工工作时间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劳动者的最高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另外,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标准工时制度也有以下要求:要求①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②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职工协商,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③由于特殊原因,延长的工作时间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④延长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显然,根据标准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对延长工作时间有明确严格的限制,综合计算,这种工作时间制是以标准工作时间制为基础,以一定的周期为周期,根据《
    2023-05-07
    252人看过
  •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
    1.南海模式。上个世纪90年代初,广东南海农民到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大为增加,出现大量弃耕和抛荒现象,当地农民和外地企业纷纷办厂,土地需求量大大增加。1992年春,南海罗村镇下柏管理区经反复研究,最终将辖区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划分为农业保护区和工业开发区及群众商住区,依此实施一定规划和经营。同时将集体土地和农民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到在农民土地上兴办的企业,农民参与按股分红,农地转成非农用地的级差收益按照51:49的比例在集体和农民之间分成。企业租用农民的土地,一亩地每年几千元,且预交三到五年,企业一次性交给集体的土地租金就相当于目前国家的征地补偿费。这种模式不仅承认了土地在作农用时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而且承认现在的股权持有者也有权享有土地在作非农使用以后的级差增值收益。这既延伸了农地承包制下农民对承包土地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权利,也使他们的土地承包权益因为制度创新而得到加强。地方政府在采用国有出
    2023-04-23
    414人看过
  • 我国的监护制度的种类包括哪些?
    1、法定监护法定监护,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的监护。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2、指定监护指定监护,是指没有法定监护人或法定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有关单位或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监护人的监护。所谓有关单位规定,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有关组织只能在被监护人近亲属中指定监护人。人民法院对有关组织的指定有裁决权或最终指定权。人民法院可以在被监护人近亲属中指定,如果没有近亲属或近亲属依法不能担任监护人时,也可在有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中指定。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
    2023-02-17
    224人看过
  • 我国国家赔偿方式有哪三种
    一、我国国家赔偿方式有哪三种(1)金钱赔偿:指在计算或者估算受害人的损害程度后,以货币支付的形式,给予受害人一定额度的金钱的赔偿方式。金钱赔偿的适用,一般应以不能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为前提。(2)恢复原状:指负有赔偿义务的国家机关按照受害人的愿望和要求,将受害人的财产或者权利恢复原来状态的条件下才能适用。(3)返还财产:指赔偿义务机关将因其侵权行为的侵害而脱离受害人控制的财产,归还对该财产享有所有权、占有权的受害人的赔偿方式。二、国家赔偿免责情形免责情形是指国家对某些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的事项。《国家赔偿法》第五条和第十七条规定了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五条和第十七条,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国家不承担当事人所请求的损害赔偿责任:(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因为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是一种行使职权的行为,与行使职权有着相关性
    2023-06-03
    141人看过
  • 我国的养老制度有哪些
    我国的养老制度有:1、推行全民参保计划。到2020年,养老保险能够实现基本全覆盖,重点是将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的1亿多人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这是最大的公平;2、推进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在更大范围内调剂余缺、抵御风险;3、进一步完善个人账户制度,让它更好地体现激励和约束机制;4、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5、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6、多方面筹措养老保险基金,特别是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7、推进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除了基本养老保险,还要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推进商业保险,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
    2023-08-12
    229人看过
  •  中国的工作时间制度规定的小时数是多少?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并有限制性规定延长工作时间。这意味着劳动者必须得到一天的休息时间,同时,如果他们的工作时间超过了规定的限制,他们可能会获得额外的休息时间。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劳动者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以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许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有些人每周末都休息,有些人则每隔数天休息一次,还有些人甚至一个月才休息上三四天呢??劳动法对工作时间没有具体规定吗??如果有,劳动法如何规定工作时间??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家实行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作时间制度。用人单位应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用人单位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也做出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天不得超过一小时
    2023-12-06
    249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休息时间是在8小时以外劳动者自由支配的... 更多>

    #工作时间
    相关咨询
    • 我国的工时制度是怎样的?工时制度是怎样的?工作时间制度是怎样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4
      我国的工作时间制度范战江《劳动法》第四章对我国的工作时间制度作了较全面的规定,从中可知我国的工时制度大体有几下几种。一、标准工作时间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日工作时间最多为8小时,周工作时间最多为40小时的工时制度即为标准工时制。在我国多数用人单位实行这种工时制度。其他各种工时制度计算日工作时间,也是以此为标准的。二、计件工作时间制度不少行业根据生产、工作的特点,安排劳动者实行计件工作。于是《劳动
    • 综合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是指哪种工作制度?
      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28
      1、综合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特点或工作性质等因素,规定职工在一段时间内必须连续生产或工作,同时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和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以确保职工享有合理的休息休假权益和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工时制度。 2、单位采用综合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必须经过劳动部门的审批。若没有获得审批,仅有约定是不足以实行的。
    •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哪几种,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怎么办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1-21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
    • 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05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国家赔偿主要采取支付赔偿金的方式。若能够归还财产或恢复原状,则将财产或原状返还给申请人。
    • 我国对新三板有哪些分层制度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01
      新三板分层制度是指在新三板挂牌的数量众多的企业当中,按照一定的分层标准,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可降低信息搜集成本,提高投资分析效率,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引导投融资精准对接。同时,通过内部分层,可以在交易制度、发行制度、信息披露的要求等制度供给方面,进行差异化的安排,以促进新三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