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失职罪所涉及的相关法律适用情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0:51:52 60 人看过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由以下要件构成:1、主体要件: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是过失;3、客观要件: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后果严重的行为;4、客体要件:侵犯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犯了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怎么判刑

1、犯了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后果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犯罪对象为珍贵文物,毁损一般的文物,不构成本罪。所谓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4: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精神抚慰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适用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被害人在法律中仅享有物质损失的赔偿请求权,而未规定精神抚慰金的赔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抚慰金的赔偿,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结束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如果被害人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主体为患者家属。根据《刑事诉讼法》,被害人在法律中仅享有物质损失的赔偿请求权,而未规定精神抚慰金的赔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抚慰金的赔偿,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结束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如果被害人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主体为患者家属。 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是什么?精神抚慰金是一种因人身损害而产生的精神损失赔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的规定,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但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首先,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应当考虑受害者的实际损失情况,包括因人身损害导致的精神痛苦、情感上的负担以及身体机
    2023-08-28
    57人看过
  • 婚约财产纠纷所涉及的标的物及法律关系
    婚约作为一种民间的习惯与风俗,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我国的《民法典》对婚约这一社会普遍现象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对婚约的问题争议不休。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处理婚约财产问题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对此分别一一进行阐述。第一、婚约财产纠纷涉及的标的物婚约财产纠纷涉及的标的物在现实生活中一般称为彩礼,是指基于婚约,按照当地风俗习惯,一方经中间人(媒人)给付另一方的财物。此时许多案件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彩礼的范围应当如何确定。然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案件,不同的法官有着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彩礼仅指基于婚约关系,按照当地风俗习惯所给付对方的数额较大的财物。包括现金,也包括贵重实物。比如相当多的地方要求“三金。第二、返还婚约财产所依据的法律关系这是很多法律工作者所困惑的问题,它也关系到我们提起诉讼所涉及的诉讼请求,故应当进行明确。目前,我国的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地把给付彩礼这一行为归纳为特殊的赠与行为。婚约财产
    2023-08-17
    263人看过
  •  诈骗罪所涉及的刑法条文
    这段内容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根据该条款,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本法另有规定,将依照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 骗 罪 刑 法 规 定 : 主 犯 与 从 犯诈骗罪是刑法中的一种罪名,针对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
    2023-09-07
    177人看过
  • 虐童涉及的法律及其相关事件
    虐童涉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虐待罪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起,各地相继曝出了好几起“虐童”事件,先是扇孩子耳光,再是揪耳朵悬空,有的是让孩子互打耳光,有的是暴打孩子。单纯性的打人耳光,没有造成其它的伤情,其行为不属于故意伤害,更不会判刑。但是,打人耳光,不是说就没事了,如果当事人报案,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以殴打他人,追究治安行政责任。二、幼儿园老师虐童怎么办幼儿园老师虐童,可以报警处理。虐童的处罚如下:1、幼儿园老师虐童涉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老师,虐待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
    2023-06-27
    85人看过
  • 伪劣种子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刑罚适用
    构成销售伪劣种子罪的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伪劣种子罪指的是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种子,或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种子冒充合格的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销售伪劣兽药罪怎么量刑销售伪劣兽药罪量如下:知道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率的兽药,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款;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二倍以下罚款;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二倍以下罚款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
    2023-07-15
    92人看过
  • 失职被骗罪的法律适用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判罚标准:1、如果是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如果是造成国家利益损失特别重大的,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如何构成的?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由下列要件构成的1、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2、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3、犯罪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4、客观方面由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损失重大的行为构成。《刑法》第四百零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6
    416人看过
  • 在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中,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不适用于
    在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中,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不适用于船舶物权、飞机的物权、在途货物的物权、外国国家财产的物权。一、债权和物权的区别有哪些?物权与债权的区别如下:债权与物权相对应,成为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权相比较,债权具有下列特征:债权的客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履行义务的一定行为;而物权的客体只有物。物权是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特定的物而享受其利益,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债权是一种民法上的权利,而债务则是一种民法上的义务。二、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区别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区别有:1、设立用益物权的目的在于实现物的使用价值,而设立债权的目的在于实现物的交换价值;2、用益物权多为具有独立性的主权利,而担保物权多为具有从属性的从权利;3、用益物权的标的物主要为不动产,而担保物权则不然;4、用益物权的价值形态变化对其有直接影响,而担保物权价值形态的变化对其并无影响。三、动产物权的权利变
    2023-03-23
    427人看过
  • 扰乱法庭秩序罪及其相关罪名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扰乱法庭秩序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妨害公务罪的区别。一、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1、从客体方面看,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为法庭秩序,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客体则是社会公共秩序。2、处罚范围不同,对于扰乱法庭秩序因而构成犯罪的,对全部行为人都予以惩罚,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则只处罚首要分子。二、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1、从客体方面看,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仅为法庭秩序,范围比较窄,而妨害公务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除包括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法庭秩序外,还包括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客体较为广泛。2、客观方面不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观方而表现为行为人在法庭审理案件中,实施的哄闹、冲击法庭或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而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的表现仅限于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正在执行职务的行为。3、犯罪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同。扰乱法庭秩序罪是发生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2023-07-01
    166人看过
  •  赌博罪缓刑相关法律规定及适用指南
    该段内容讲述了缓刑适用的条件和适用缓刑的对象。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特定的犯罪分子,但必须满足罪行较轻且有悔改表现的条件。同时,犯罪分子所犯罪行情节较轻并有悔改表现时,才能适用缓刑。缓刑的适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判刑、犯罪情节和犯罪分子的悔过表现来综合判断。犯罪分子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也是决定缓刑适用的重要因素。如果犯罪分子有可能危害社会,则不能适用缓刑。缓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符合缓刑适用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种,若被告人并非累犯,且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改表现,则可适用缓刑。所以,开设赌场罪能否适用缓刑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判刑,具体的犯罪情节,犯罪分子的悔过表现来确定,一般的,如果不是累犯,如果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悔过较好的,可以适用缓刑。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特定的犯罪分子。这些人所犯罪行比较轻,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8-28
    483人看过
  • 遗失物善意取得的适用情形
    1、权利人有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善意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请求善意的受让人后返还(不是从被盗之日),2年期满后,善意取得所有权,也即回复请求权,回复请求权又分为无偿回复请求权与有偿回复请求权。遗失无偿回复请求权:从个人处购买,权利人不用补偿第三人支付的价款。有偿回复请求权:通过拍卖,或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处购买,权利人需补偿第三人支付的价款后,才可追回。2、物可以善意取得当铺抵押权与当铺质权,电视机被乙盗窃,乙拿去当铺抵押,当铺尽到应尽义务,可以善意取得。3、遗失物可以善意取得留置权。遗失物失利人有行使留置权的权利。如果权利人不支付必要费用或者不按照悬赏广告的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有权留置遗失物。因为,权利人的义务和遗失物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什么不适用善意取得(一)禁止和限制流通的动产善意取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交易安全,促进财产流转。其前提是这些财产能够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如果转让的财产不能随便
    2023-08-16
    180人看过
  • 土地使用权买卖所涉及的法律适用和法律后果
    土地使用权买卖是土地使用权人以获取价款为目的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其他公民或法人,后者获得土地使用权并支付价款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包含的内容主要有:1、双方当事人的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2、出让地块的范围、面积、用途;3、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年限、开发建设期限、规划设计要求等;4、出让合同还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额、土地使用费标准及缴付方式;5、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办法;6、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土地使用权买卖协议怎么写?土地使用权买卖协议甲方:____乙方:____丙方:____经各方友好协商,本着平等、自愿、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就土地转让事宜达成协议如下:一、地块概况1、该地块位于__________,土地面积为__________平方米(折__________亩)宗地四至及界址点座标详见附件国有土地使用证。2、现该地块的用途为住宅、工业、综合和商业用地。二、转让方式1、甲方保证
    2023-07-03
    98人看过
  • 倒卖文物罪的相关规定及罪责要件
    倒卖文物罪的量刑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倒卖文物罪的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保护管理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以牟利为目的。倒卖文物罪立案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公安机关对于倒卖文物罪的立案标准的具体规定为:倒卖三级文物的;或者交易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则应当予以立案追诉。倒卖三级文物五件以上的;交易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在量刑时可以加重处罚。《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倒卖文物罪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2023-07-20
    121人看过
  • 逮捕所涉及的三种情形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证据条件、事实条件和前提条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这一条件包含下列含义:一是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这就要求查明发生的事实必须是构成犯罪的事实,而不能是其他事实,同时犯罪事实的存在已有一定证据加以证明;二是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三是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有数个犯罪行为,只要有证据证明其中一个就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条件的要求。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逮捕的量刑条件、罪责条件或称之为法律条件。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应当是适用于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因此法律上规定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才适用逮捕,而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逮捕。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这是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方面
    2023-07-06
    353人看过
  • 征地拆迁会涉及到哪些法律条文,相关法律规定
    一、征地拆迁会涉及到哪些法律条文征地拆迁涉及到的法律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
    2023-06-17
    9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我所提的问题涉及到相关法律条文。你所提的问题涉及到哪些法律条文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18
      《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刑事诉讼法
    • 刑法执行机关失职罪适用的情形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13
      在执行判决、裁决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责任,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当事人和其他人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当事人和其他人的利益受到特别严重损害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人员受贿,有前三种行为的,同时构成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的罪行的,按照处罚重的规定被定罪处罚。
    • 行贿罪的法律适用及其相关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25
      1. 该行为属于刑事侦查范畴,由公安机关负责。行贿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其他公务人员提供财物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负责,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不过,最终提起公诉和追责的部门是检察机关。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负责,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
    • 关于过失犯罪适用情形的规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2-23
      过失行为,刑法规定为犯罪的,才可以称为过失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的,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 劳动合同违约金的适用情形及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30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1、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2、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