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卫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4-10 18:14:26
298 人看过
为防卫或避免正在或将要对自己或他人权利的侵害而致他人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的必要行为。可分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参见〔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於向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怎么认定自己的防卫行为是否防卫过当
456人看过
-
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如何区分
299人看过
-
暴力事件调查:自卫反击行为如何定罪
101人看过
-
为了自卫,被打后还手是否可以被认为是正当防卫?
430人看过
-
防卫过当防卫行为会被判刑吗?
64人看过
-
试论以防卫行为为前提对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新表述
7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自卫杀人,但自首了属不属于犯罪行为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7看情况而定,如果构成正当防卫的法定情节,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是自卫过当,是构成犯罪的,自首应当减轻犯罪人的刑罚,但是仍然构成犯罪
-
正当防卫与自救行为怎么区分山西在线咨询 2021-07-29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保护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自救行为一般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2、实施的时间不同。前者一般是已开始未结束。自救行为的发生不一定和侵害行为在时间上一致,可能发生在侵害行为完成后。 3、正当防卫对限度要求较自救行为严格。 《刑法》 第二十条规定:“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防卫行为要适度?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2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刑法
-
在刑法中正当防卫与自救行为的区别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02在刑法中正当防卫与自救行为的区别如下: 1、自救是指在遭受各种意外灾害是为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和利益安全而采取的行为措施,正当防卫的目的和自救相似,但它强调的是自己遭受别人对你人身安全或利益的侵犯。 2、我国刑法中规定公民的二种自救方法: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
-
互殴的行为是否属于防卫行为山东在线咨询 2022-12-12互相斗殴,指双方或多方在主观上均具有不法侵害的故意,客观上均实施了不法侵害对方的行为。是互殴各方均有对对方加害的行为。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在互相斗殴的过程中一般不存在正当防卫的行为。但是如果一方停止或者被动停止了加害行为,而另一方转化成加害方时,则有可能存在正当防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