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刑法对犯罪的概念包含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18 00:09:30
381 人看过
法律规定犯罪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社会危害性,即行为人通过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2)刑事违法性,即犯罪行为应当是刑法中禁止的行为。
(3)应受刑罚惩罚性,即犯罪是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法院对侵犯财产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包含什么
240人看过
-
刑法对组织卖淫量刑包含什么
313人看过
-
刑法中集合犯的概念有什么
419人看过
-
犯罪的法律概念和犯罪的非法律概念
94人看过
-
刑法对涉嫌受贿罪包含什么意思
203人看过
-
刑法对法律中关于遗弃罪的量刑规定包含什么
36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刑法中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中国刑法中的犯罪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4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中国刑法中犯罪是这么规定的。第二章犯罪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
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概念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04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犯罪中止的概念,包含什么阶段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5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
-
犯罪既遂的概念包含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8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3。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严重结果的犯罪。4危险犯。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