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中国刑法中的犯罪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中国刑法中犯罪是这么规定的。第二章犯罪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中国提供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犯罪中止的概念是: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愿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在犯罪过程中,是指从犯罪准备到犯罪完成的全过程。包括犯罪的准备、发起、实施和行为,以及追逃前的结果。
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况:犯罪准备阶段或者在行为实施结束前自动放弃犯罪;在行为实施结束时,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中止本身不同于中止本身:中止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是犯罪状态,应承担刑事责任。
-
犯罪中止的概念是什么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行为。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会免除处罚;如果造成损害的则减轻处罚。特征如下: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三)犯罪中
2020.06.14 135 -
什么是犯罪中止的概念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就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法律对中止犯的处罚是:中止的危害行为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行为人因为主观上的原因而停止犯罪
2020.01.30 160 -
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
2020.03.10 374
-
犯罪中止概念是什么,犯罪中止的概念是什么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特征: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过程中或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 2、必须是主动放弃犯罪
2021-08-02 15,340 -
刑法中共同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1、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2、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
2022-05-13 15,340 -
刑法中的过失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022-07-05 15,340 -
犯罪中止的概念是什么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必须符合以下特征: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即在犯罪预备或者着手实行犯罪过程中,也就是在犯罪未完成之前停止犯罪
2022-03-14 15,340
-
00:56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是:故意杀人一般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生命是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公民的生命都受法律保护。 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437 2022.04.17 -
01:08
中国的死刑犯是怎么执行的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执行的相关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该在七天内交付执行。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之前,应该通知同级的检察院安排人员进行临场监督,目前,我国死刑主要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 通常,死刑可以在指
5,230 2022.04.17 -
01:00
格式合同的概念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格式合同的要约向公众发出、并且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期订立该合同的全部条款;制式合同的条款是单方事先制定的;格式合同条款的定型化导致了对方当事人不能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
1,95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