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位工伤责任谁负合肥市政府为了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拨出部分财政资金给提供公益岗位的用人单位,从而鼓励和促进这些单位录用就业困难人员。没想到这一举措竟成了一些单位只用人、不付酬的借口。2月27日,合肥市包河区法院判决,提供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应承担用工主体职责。目前,判决已经生效。据悉,此案在我省还属首例。
■公益岗位上班遭殴
王某是合肥雀翎电器总厂的下岗职工。2005年6月13日,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根据《合肥市关于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的规定,聘用王某至其单位从事保安工作。双方签订了《公益性岗位协议书》,期限为12个月。该协议同时约定,在公益性岗位履行职责发生意外伤亡事故的,按国家规定处理。
然而,2006年1月9日,王某上班途中遭到了三名青年的故意伤害,后被认定构成工伤,经有关部门鉴定,王某为劳动功能障碍八级。去年8月9日,省劳动争议仲裁委裁决,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支付王某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7万余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4万余元。
■单位推诿政府担责
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对此不服,认为王某在其单位上班,完全是受合肥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和安排,在其单位公益性岗位上班的,工资和工伤保险费也是由合肥市政府支付,并由合肥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因此,省气象局仅仅是为王某提供一个公益性的岗位,与王某之间属于临时性的劳务关系,不应承担王某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其他费用。
为此,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其不予支付王某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谁用工谁付酬
法院审理认为,公益性岗位就业系政府提供部分财政资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支付给公益性岗位的提供者即用人单位,从而鼓励和促进用人单位录用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困难群体充分就业。因此,政府以及政府为实施该项工作而成立的相关机构并非用人单位,依法不应承担用工主体之责。相反,公益性岗位的提供者即用人单位,与公益性岗位的聘用人员形成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并向用工支付相应的报酬,形成劳动法律关系。故用人单位应承担用工主体之责。
虽然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在支付给王某的工资中,含有部分财政补助款项,但这只能说明是政府为促进就业而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并没有改变谁用工、谁付酬的原则。因此,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应支付王某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鉴定费和检查费。
-
为他人做公益,自己的工伤责任谁负责?
101人看过
-
工伤责任归属规定:一人双岗工伤由哪个单位负责?
275人看过
-
单位未按时申报工伤责任是谁负
277人看过
-
工伤的举证责任谁负责
73人看过
-
公益岗位有哪些公益岗位种类
223人看过
-
谁负责工伤案件举证责任
359人看过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当事人约定的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提前履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况下让其进行赔付、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下: 1、要... 更多>
-
帮工工伤的责任谁负?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9应由被帮工人承担赔偿责任。伤者治疗终结后可以做伤残鉴定,伤残等级以鉴定结果为准。 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及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伤残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如协商不成,可以起诉索赔。
-
农民工工伤死亡责任是谁?谁负责任呢?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61、农民工在工地发生事故死亡,谁雇佣了他,谁承担赔偿责任。2、人身损害赔偿请参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如下规定:第二十七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第二十八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
-
工伤单位超时申报赔偿由谁负责任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4请参考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超出工伤申报时效的,工伤职工可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自行到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如果超出了一年的最长工
-
公益性岗位上工伤有赔偿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31、劳动者应当依法申请工伤鉴定,根据工伤鉴定的结果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要求赔偿, 2、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
-
公益岗位工伤待遇怎样处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8公益性岗位是再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名词。原劳动部《关于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统计的通知》(劳社厅发[2003]4号)将公益性岗位定位于主要由政府出资扶持或是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被安排在公益性岗位工作的,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岗位补贴。” 那么,公益性岗位上的劳动者遭遇发生工伤事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