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检查组认为,从检查情况看,劳动法的贯彻实施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
从检查情况看,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个体经济组织的签订率更低。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定义务,大部分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内。有的用人单位滥用劳动合同试用期,许多劳动合同没有写明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有的甚至规定生老病死都与企业无关、发生事故企业不负任何责任等违法条款。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没有得到全面执行
据2005年4月的抽样调查显示,12.7%的职工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些企业随意调高劳动定额、降低计件单价,工人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定额任务。2004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查处的各类案件中,克扣和拖欠工资的占41%。另据问卷调查,近一年中,7.8%的员工被拖欠过工资,工资平均被拖欠3.2个月,人均被拖欠金额2184元。建筑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还很突出。
■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
一些生产季节性强、突击任务多的企业,劳动者每日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有的企业将四班三运转改为三班三运转,劳动者很少有正常休息日。一些企业设备陈旧、作业环境差,工伤事故经常发生,职业病危害严重,不少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被企业解雇或者不发工资。
■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
大量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没有参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难以按现行制度参保。一些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或通过瞒报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少缴社会保险费。
■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够
许多地方没有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对已查处的案件惩处力度不够。各地普遍反映,目前实行的一调一裁两审制度,如果走完全部程序的期限,需要一年以上。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执法检查组建议: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抓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参保问题;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抓紧制定有关法律,加快劳动法制建设。(人民网记者石国胜)
-
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三大合同陷阱
360人看过
-
怎么属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315人看过
-
劳动法常识劳务派遣问题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416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规定有哪些
273人看过
-
劳动者劳动法权益维权问答
90人看过
-
劳动者权益与义务是什么?
81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相关问题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5关于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有如下: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如果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
-
强迫加班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7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2、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3、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
践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侵害广大劳动者的的合法权益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5试用期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和侵害,是对劳动法的违背,削弱了劳动法的权威,使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成为家常便饭。很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试用期的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后,将对其未来的劳动或职业生涯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容易对资方和社会主义劳动法制丧失信心。违背社会主义本质,妨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
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或侵害劳动者合法利益的,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权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3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或者侵害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时,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