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拖欠问题一般是劳动监察部门管理的,但是如果恶意讨薪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机关、单位、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可以由公安机关介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恶意讨薪涉嫌什么罪
我国法律只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没有恶意讨薪罪,以恶意欠薪罪来追诉,立案标准是: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
(2)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
(3)拖欠的数额较大的;
(4)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主体要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
2、犯罪主观方面。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
(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像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指使发放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工作人员逃匿,造成无法支付假像的;或非法克扣工资或罚款的。
3、犯罪客体要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双重客体,既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又妨碍了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既有危害行为又有危害结果,且两者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
受伤工人急需医疗援助,寻求相关部门帮助
354人看过
-
农民工讨薪遇到问题如何寻求帮助
273人看过
-
申诉无果时,能否再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275人看过
-
寻求工人讨薪帮助的途径
398人看过
-
求助于相关部门
279人看过
-
网贷逾期还款困难如何寻求协商帮助解决
158人看过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
困难帮助请求权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61、离婚时,生活困难的一方能否得到另一方的帮助婚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的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2、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吗我国离婚经济帮助本质上属于离婚后扶养的一种,属于救助性扶养。它不同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扶养义务,不是这种法定扶养义务的延伸,而只是派生于原夫妻关系的一种责任,是离婚后的一种善后
-
试用期未按合同支付工资时,如何寻求相关部门帮助?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06如果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没有按时发放薪资,劳动者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途径来寻求咨询和权益维护: 1.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委员会举报投诉。如果举报投诉经查证属实,劳动监察委员会有权责令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支付相应的工资款项。 2. 如果存在欠条等证据,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当地法院申请支付令。 3. 如果无法协商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将争议事项提交至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裁决。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
-
遇到离婚困惑,如何寻求帮助?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14一方想要离婚,但另一方不同意,那么只能向法院起诉请求离婚。 如果双方都同意离婚,但是关于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当事人只能通过法院解除婚姻关系。 不过,即使双方都同意离婚,也不能到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手续。如果对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存在分歧,也不能通过民政局解决,而只能通过法院解决双方的争议,从而以诉讼手段解除婚姻关系。
-
帮助了时的困难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6《婚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部给予适当帮助。离婚时,一方因生活困难需要另一方帮助的,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一方生活困难的情形在离婚时已实际存在,而不是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发生生活困难另一方都必须给予帮助;二、一方生活困难是: 1、没有住房; 2、失去劳动能力; 3、无生活来源等情况;三、提供帮助的一方有负担能力;四、生活困难的一方没有再结婚组成新的家
-
医患纠纷找哪个部门寻求帮助?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22医患双方本着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则,在县人民调解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负责人的主持下进行调解。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县卫生局医政股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患者或其家属可向县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由法院组织安排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依法做出民事判决。